战国六国最后一次联手攻秦为何失败?
你知道吗?战国时期六国曾经五次联手打秦国,最后一次搞得轰轰烈烈却输得最惨。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场著名的"谷关大战"人多势众的联军怎么就栽在秦国手里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先搞明白啥叫"纵伐秦"简单来说就是"组团打boss"越来越强,其他六国(齐楚燕韩赵魏)心里发慌啊,于是商量着联合起来干它一票。合纵就是南北联合,伐秦就是揍秦国。这事儿前前后后搞了五次,最后一次在公元前241年,阵容最豪华但结局最惨淡。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像现在几个邻居合伙想拆掉小区里最霸道的违章建筑,结果工具没带够还被物业罚款了...
二、为啥这次阵容特别强?
这次可真是下了血本:
- 楚国当带头大哥(出钱最多)
- 春申君黄歇当总指挥(战国四公子之一)
- 赵魏韩燕都派了精锐(连最远的燕国都来了)
- 连齐国都暗中支持(虽然没出兵)
看着挺唬人对吧?但问题就出在这儿——人多心不齐。楚国想当老大,赵国觉得自己最能打,魏国盘算着捞好处...这就跟打麻将似的,四个人八个心眼。
三、函谷关到底有多难打?
函谷关相当于秦国的防盗门。咱们看看这地形:
- 两边是悬崖峭壁
- 中间通道最窄处就十几米
- 城墙上弓箭手能覆盖整个峡谷
- 后勤补给线特别长(对进攻方来说)
历史记载秦军在这里修了三道防线,还准备了:
- 滚木礌石(古代版高空抛物)
- 火油箭(带燃烧效果的)
- 预备队随时增援
这么说吧,就算给你十万现代游客,不带装备也甭想冲过去。
四、联军犯了哪些致命错误?
1. 轻敌冒进:觉得人多就能平推,结果在峡谷里挤成一团
2. 指挥混乱:今天楚军说要修整,明天赵军非要强攻
3. 后勤稀烂:粮草运输跟不上,士兵饿着肚子打仗
4. 情报失误:根本不知道秦军新增了投石机部队
最要命的是,他们忘了秦国已经变法成功。商鞅改革后的秦军:
- 纪律严明(逃跑要连坐)
- 赏罚分明(砍敌人脑袋能换房子)
- 装备精良(青铜剑比六国的长三寸)
五、个人观点:输得不冤
说实话,这次失败早就能预料到。你看啊:
- 六国联军像临时拼凑的草台班子
- 秦国已经把战争玩成了系统工程
- 地理优势+准备充分=无敌防御
但这事儿有意思在哪呢?它证明了光靠人多没用,关键得心齐。后来秦始皇能统一天下,不就是因为六国永远在互相算计吗?
对了,有个细节特别讽刺——联军撤退时为了抢渡船,楚军和赵军自己人打起来了。这操作,简直是把"队友"三个字写在脸上了...
六、对后世的影响
这场仗打完,相当于给战国时代按下快进键:
- 六国再也没能力组织大规模合纵
- 秦国发现诸侯都是纸老虎
- 秦始皇他爹嬴异人开始筹划统一大业
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个转折点。好比打王者荣耀,对面团灭一次后就再也没翻过盘。
最后说句实在的,读这段历史总让人觉得可惜。要是六国真能齐心协力,说不定中国历史就得改写了。不过话说回来,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函谷关的铜墙铁壁,终究成了埋葬六国美梦的钢铁棺材。
猜你喜欢
- 羊公碑到底是个啥?普通人也能看懂的硬核科普2025-10-22
- 为何北伐屡遭挫败?揭秘1926年关键转折点2025-10-22
- 石勒王浚妻子并坐背后藏着什么故事?2025-10-22
- 司马衷何不食肉糜:一个皇帝的天真与残酷2025-10-22
- 为何王导善终而王敦败亡_从东晋门阀斗争看权力避坑法则2025-10-22
- 洮西之战到底有多少人打架?用大白话讲清楚三国这场关键战役2025-10-22
- 司马昭和司马睿到底啥关系?2025-10-22
- 战国六国最后一次联手攻秦为何失败?2025-10-22
- 司马炎荒淫无度如何拖垮西晋王朝2025-10-22
- 三国阳平关守将到底有多重要?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