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赋里最炸裂的那句话到底啥来头

西晋时间:2025-10-24 07:18:26阅读:3

知道吗?古代文人写文章最怕啥?怕写不过左思的《三都赋》。这哥们花了整整十年憋出来的大作,当年可是引发"纸贵"爆款文章。但说实在的,现在能完整背下来的没几个,倒是里头有句话特别出圈——

三都赋里最炸裂的那句话到底啥来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啥"洛阳纸贵"火出圈?

先别急,咱们得搞明白《三都赋》到底是啥。简单说就是西晋文学家左思给魏蜀吴三个都城写的"城市宣传文案"当时为了写这个,左思干了几件特别狠的事:

  • 跑到国家图书馆泡了整整五年
  • 把三个都城的城建资料翻了个底朝天
  • 连菜市场物价表都不放过

结果文章一出,直接引爆文坛。最夸张的是,洛阳城的纸都被抢购一空——这就是成语"纸贵"来历。不过要我说啊,现在人记得最清楚的,反而是里面描写成都那句:"既丽且崇,实号成都"。

这句话到底牛在哪?

八个字,把成都夸出花了。字面意思是"漂亮又高大,这才配叫成都"但仔细品品,妙处可多了:

1. 对仗工整:""""实"""起来跟唱歌似的

2. 画面感强:瞬间脑补出锦官城的繁华景象

3. 城市slogan:搁现在就是"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特别逗的事。去年成都文旅局搞宣传,差点直接把这句话当广告词用。后来一查文献发现,左思其实压根没去过成都...全靠查资料脑补的。你说气人不?但人家就是能写得让你信以为真。

比网红句子更厉害的是...

可能有人要杠了:这不就是个彩虹屁嘛?但咱们掰开揉碎看:

  • 历史价值:这是现存最早系统描写成都的文献之一
  • 文学地位:开创了都城赋的写作范式
  • 传播奇迹:没互联网的时代能火遍全国

举个栗子,现在写重庆网红景点,动不动就是"8D魔幻城市"但人家左思写成都,用""既说建筑高大,又暗指地势起伏——一个字能读出三层意思,这才叫真本事。

现代人该怎么欣赏?

别被文言文吓住,其实特别简单。下次去成都旅游时:

1. 站在天府广场时想想"既丽且崇"2. 吃火锅时琢磨"实号成都"

3. 发朋友圈直接引用这句话,保准收获一堆点赞

有个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现在成都地铁站里的文化墙,至少有三处用了这句话。要我说啊,好的文案真的能活两千年。

其他都城描写也很绝

虽然成都这句最出名,但描写洛阳和建业(南京)的段落同样精彩:

  • 写洛阳商业街:"肆侈于姬姜"店铺比周朝王妃还华丽)
  • 写南京战略地位:"钟山龙盘,石头虎踞"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南京人更熟悉的可能是"虎踞龙盘"这个成语。你看,经典文学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就渗透到日常生活里了。

突然想到个问题:为啥偏偏是成都这句最出圈?我个人觉得啊,可能因为成都到现在还是那个成都。你去洛阳找左思笔下的盛景可能费劲,但在宽窄巷子转一圈,依然能感受到"丽且崇"的味道——这种古今重叠的奇妙感,大概就是文化传承的魅力吧。

对了,要是去成都旅游,建议带着这句话当攻略。青羊宫、杜甫草堂、武侯祠...这些地方可不就是"既丽且崇"注解嘛。最后说句实在话,现在各种网红文案满天飞,能活过两年的都不多。像左思这样一句话能火1700年的,真该给发个"金句奖"

上一篇:司马昭为何放过司马伦这个隐患?

下一篇:少康中兴的历史脉络,夏朝复兴的关键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