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为啥说大丈夫不能流芳千古

东晋时间:2025-11-10 10:16:34阅读:3

咱今天聊个有意思的话题啊——东晋权臣桓温有句名言:"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这话听着挺狠对吧?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咋就憋出这么句狠话来呢?咱得掰扯掰扯。

桓温为啥说大丈夫不能流芳千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桓温是谁?先得认识这位老哥

简单说,桓温就是东晋时期的"总裁"他干过几件大事:

  • 带兵灭了成汉政权,把四川给收了
  • 三次北伐想搞点大动静
  • 差点把东晋皇帝给换了

这人啊,你说他有本事吧是真有本事,但野心也是真的大。就像现在某些公司高管,能力超强但总想自己当老板,懂的都懂。

为啥非要"臭万年"这话听着极端,其实藏着三层意思:

1. 现实版"宁做鸡头":当时门阀士族垄断上升通道,寒门子弟再牛也难出头

2. 职场焦虑古代版:桓温年纪大了还没实现抱负,急啊

3. 营销鬼才的套路:故意说狠话制造记忆点,跟现在网红博眼球一个道理

举个栗子,就像现在有人喊"不成功便成仁"是一个心理状态。桓温这话更像是给自己打气,倒不一定是真要干坏事。

流芳千古到底有多难?

咱们掰手指算算啊:

  • 孔子教书育人搞了30年
  • 诸葛亮鞠躬尽瘁20年
  • 王羲之写字练了一辈子

    桓温呢?带兵打仗十几年,确实不容易。但问题在于:

  • 北伐总差口气
  • 政治操作太激进
  • 名声被对手搞臭了

就跟现在创业似的,光有能力不够,还得看时机、看人脉、看运气。桓温就缺了点运气,你说气人不?

现代人能从中学到什么?

这事儿放现在也挺有启发的:

1. 别学极端:留名不一定非要"遗臭"做事也能被记住

2. 过程比结果重要:桓温虽然没成功,但北伐过程展现的能力确实牛

3. 口碑要经营:你看现在企业家都知道做慈善立人设,古人就吃亏在这

我觉着吧,桓温这话更像是一种无奈。就像现在有人说"躺平"其实心里还是想奋斗的,就是发泄下情绪。

历史到底怎么评价他?

有意思的是,后世对桓温评价挺分裂:

  • 《晋书》说他是"奸雄"- 南宋文人觉得他是悲情英雄
  • 现代学者认为他是改革派

这就跟现在网上吵架似的,立场不同看法完全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人绝对不是庸才。

个人观点时间

我觉得桓温这话吧,说得太绝对了。留名千古的路不止一条,你看:

  • 李白靠写诗
  • 张仲景靠医术
  • 甚至像《兰亭序》的抄经生都能被记住

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桓温非要在政治上死磕,结果搞得里外不是人。要是他专心打仗或者写写兵书,说不定现在教科书里就是另一个形象了。

话说回来,现在社会机会可比古代多多了。咱们既不用学他那么极端,也不用觉得留名是遥不可及的事。做好自己该做的,该来的自然会来。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上一篇:东晋才女谢道韫到底有多厉害?

下一篇:夷陵之战蜀汉到底死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