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不重用姜维?
你知道吗?那个被《三国演义》吹成"麒麟儿"的姜维,在诸葛亮手下其实混得挺憋屈。明明是个降将却突然成了接班人,这事儿怎么看都透着古怪。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为什么诸葛亮对姜维的"重用"更像是个美丽的误会。
新手如何快速涨粉这种现代问题,放在三国时期大概就是"降将如何快速升职"姜维的经历特别像现在某些空降高管——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处处受限。下面咱们分几个部分慢慢唠。
# 姜维真是诸葛亮接班人吗?
先说个冷知识:诸葛亮死前安排的接班人名单里,姜维排第四。前三位分别是蒋琬、费祎、董允,这哥仨才是蜀汉真正的权力核心。姜维拿到的主要是军事指挥权,而且...
关键证据在这:
- 诸葛亮死后20年姜维才当上大将军
- 北伐期间姜维带兵从未超过1万人
- 重要决策会议压根没他位置
这就好比现在某公司CEO天天夸某个部门经理是"之星"结果分红配股的时候连会议室都不让进。
# 诸葛亮用人的三重顾虑
老诸葛不提拔姜维,说到底还是三个字:不放心。
第一重:降将身份致命伤
姜维是曹魏那边投降过来的,这种背景在蜀汉政权里就像带着原罪。刘备集团的核心是荆州派和益州派,你一个天水来的"外来户"方言都说不利索...
具体表现:
- 蜀汉高层会议都说四川话(怀疑姜维听不懂)
- 重要文书都用益州本地人处理
- 连诸葛亮亲信杨仪都公开骂姜维是"狗"第二重:能力真没传说中神
《三国演义》把姜维吹得太狠了。实际历史上他打仗胜率还不到50%,最擅长的其实是...逃跑。看看这个对比表:
能力项 | 演义评价 | 史实表现 |
---|---|---|
军事才能 | 诸葛传人 | 胜率48% |
政治手腕 | 朝廷支柱 | 被排挤20年 |
忠诚度 | 死忠蜀汉 | 曾建议放弃汉中 |
第三重:权力平衡需要
诸葛亮死前最头疼的不是曹魏,而是自己人内斗。要是真把姜维抬太高,估计蜀汉能提前20年玩完。想想看:
- 魏延会第一个跳出来造反
- 李严的旧部肯定要闹事
- 连老实人蒋琬都可能撂挑子
# 那些年被误解的"重用"现在回到核心问题:诸葛亮到底重用姜维了吗?咱们用职场思维来分析下:
表面重用:
- 教兵法阵法(相当于CEO亲自带教)
- 让姜维统领精锐部队(特种兵大队长)
- 临终传授兵书(这个存疑)
实际限制:
- 从未进入决策层(董事会没座位)
- 兵权远不如魏延(实权差好几档)
- 连继承名单都要加"蒋琬之后可付维"备注(备胎的备胎)
最讽刺的是,诸葛亮死后姜维被调去管屯田,相当于从战区司令贬成农场场长。这叫重用?骗鬼呢!
# 姜维自己的致命伤
当然也不能全怪诸葛亮,姜维自己也有硬伤:
性格缺陷:
- 打仗太浪(十次北伐九次作死)
- 政治白痴(斗不过宦官黄皓)
- 人缘稀烂(同事都说他"粗有文武")
能力短板:
- 搞不定后勤(总断粮)
- 带不动团队(部下经常叛逃)
- 战略眼光差(执着打陇西)
这么说吧,要是诸葛亮真把蜀汉交给他,估计等不到邓艾偷渡,自己人就先把成都掀了。
# 小编拍案时间
看完整件事就一个感受:罗贯中骗得我们好苦啊!什么"传人"根本就是蜀汉版的职场PUA。诸葛亮用姜维,就像某些老板给员工画大饼——说着"接班人"其实连报销单都不让你批。
真正细思极恐的是,可能诸葛亮早就看出姜维不是那块料。所谓的""给这个降将一点心理安慰,顺便给蜀汉留个还能用的打手。要我说啊,姜维最该感谢的不是诸葛亮,而是罗贯中——没有那支妙笔,谁知道他是谁啊?
猜你喜欢
-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刘曜与后赵石勒到底谁更厉害?2025-07-20
- 为何桓温之子改写东晋命运?_从桓玄叛乱看权臣后裔的生存法则2025-07-20
- 八王之乱死亡顺序全流程解析:16年血腥内斗实录2025-07-20
- 汉中对和隆中对到底牛在哪?看懂这两场谈话就懂三国2025-07-20
- 刘裕为何放弃恢复汉朝?2025-07-20
- 东晋权臣桓温贡献了哪些成语2025-07-20
- 司马衷智商争议解析,历史记载与真实智力的辩证2025-07-20
- 历史上为何有四个女人拒绝衣冠南渡?2025-07-20
- 司马家族惨遭灭门?刘裕屠杀事件全流程解析2025-07-20
- 诸葛亮为何不重用姜维?20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