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信长为什么在手取川惨败?
你知道吗?日本战国时代有一场被称为"陆绞肉机"战役,双方死伤惨重到连河水都被染红。这就是1577年的手取川之战——织田信长生涯中罕见的惨败。新手如何快速了解这段历史?今天就让我们用最直白的语言,揭开这场战役的血腥面纱。
战役背景:信长的扩张野心
当时织田信长已经快统一近畿地区了,就像现在某些网红想着"如何快速涨粉"一样,他满脑子都是扩张地盘。北陆地区的加贺国成了他的新目标,那里有号称"之国"向宗势力。
这里得插一句,一向宗是个很特别的存在。他们不信武士只信佛祖,农民拿着锄头就敢跟武士干架。这种画风在战国时代简直是个异类。
对阵双方:织田军vs上杉军
织田这边派出了大将柴田胜家,带着前田利家这些狠角色。对面呢?是被称为"神"的上杉谦信。注意啊,这时候上杉谦信已经47岁了,但战斗力依然爆表。
兵力对比挺有意思:
- 织田军:约3万人
- 上杉军:约1.8万人
看起来织田占优对吧?但打仗不是比人头啊...
战役经过:暴雨中的屠杀
1577年11月,两军在手取川两岸对峙。关键来了——当时正值雨季,河水暴涨。柴田胜家这个憨憨,居然选择在暴雨天渡河作战!
上杉军趁机发动突袭。具体有多惨?史书记载织田军"死者无数"时把盔甲武器全扔河里了。战后当地农民捞装备发了笔横财...
为什么织田军会输得这么惨?
这个问题得拆开来看:
1. 天气因素:暴雨让织田军的铁炮(火枪)完全哑火,优势变累赘
2. 地形不利:渡河作战本就是兵家大忌
3. 指挥失误:柴田胜家轻敌冒进
4. 对手太强:上杉谦信的骑兵突击堪称艺术
战役影响:改变了什么?
这场败仗直接导致:
- 织田信长暂停北陆扩张
- 上杉谦信声望达到顶峰
- 加贺一向宗又苟延残喘了几年
有意思的是,第二年上杉谦信就突然去世了。有人说要是他多活几年,战国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常见问题答疑
Q:手取川现在还能找到战场遗迹吗?
A:能啊,石川县现在还有纪念碑。河水早就清了,但当地老人说有时候下雨天还能闻到血腥味...(这个可能是瞎扯)
Q:为什么叫"取川"
A:日语里"手取"有"轻松获取"。战后上杉军笑着说这名字真应景,跟白捡胜利似的。
Q:织田信长后来报仇了吗?
A:没机会了。上杉谦信死后,继承者上杉景胜很快就投靠织田了。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讽刺。
小编觉得啊,这场战役最值得玩味的是:再厉害的军事天才也斗不过老天爷。信长这辈子算无遗策,结果败给了一场暴雨。所以说人呐,有时候得认命...
猜你喜欢
- 唐朝覆灭之谜:朱温篡位全流程解析2025-07-22
- 哪个朝代最强盛,汉唐明清谁更胜一筹,全方位对比分析2025-07-22
- 药材里带竹字的都有哪些?2025-07-22
- 三河大捷的历史意义,太平军如何以少胜多,三河大捷的战略解析2025-07-22
- 王敦与王导的关系解析:东晋门阀政治全流程2025-07-22
- 王羲之为何被尊为书圣,他的书法艺术如何影响后世2025-07-22
- 三国白河之战发生在哪里?这场战役有点东西2025-07-22
- 刘琨祖逖属相之谜:一文破解历史生肖盲区2025-07-22
- 谢道韫到底喜欢谁?揭开东晋才女的情感秘密2025-07-22
- 中国历史上哪些时期堪称盛世?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