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东吴疆域今何在?一图看懂6省25市变迁史

东晋时间:2025-07-26 00:24:17阅读:24

东吴政权的地理坐标体系

三国东吴疆域今何在?一图看懂6省25市变迁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时,东吴控制着北至江淮、南达交趾(今越南北部)、西抵荆州、东临大海的广袤区域。其核心统治区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流域,与现代中国行政区划存在显著差异又存在延续性。

核心都城的三重定位

  • 建业(今南京):公元211年孙权迁治至此,现南京鼓楼区仍有石头城遗址。作为六朝古都的起点,南京城市规划仍保留着孙权时期的"江为险"思想
  • 武昌(今鄂州):并非现代武汉武昌区,而是鄂州市鄂城区。孙权在此称帝时修建的吴王城遗址,现存夯土城墙残高仍达6米
  • 京口(今镇江):长江防御枢纽,现镇江甘露寺仍存孙权所建"铁瓮城"遗迹。当代考古发现此处水门遗址与《建康实录》记载完全吻合

省级行政区的现代对应

按现行省级区划,东吴疆域主要覆盖:

1. 江苏省(长江以南部分):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

2. 浙江省:杭州、绍兴、宁波、温州

3. 安徽省: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

4. 江西省:南昌、九江、赣州

5. 湖北省:武汉、鄂州、黄石

6. 湖南省:长沙、岳阳

7. 福建省:福州、厦门(时称建安郡)

8. 广东省:广州(时称番禺)

9.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时称始安)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上海全境在当时尚属海域,长江入海口比现在偏西约100公里。通过卫星地图叠加对比可见,崇明岛区域在东吴时期刚刚开始泥沙淤积。

军事要塞的古今对比

  • 濡须坞(今安徽无为县):现代裕溪河入江口,仍可见当年坞堡地基
  • 西陵峡(今湖北宜昌):三峡大坝建设前的水文记录显示,其险峻程度与《水经注》描述高度一致
  • 柴桑(今江西九江):考古发现证明其作为水军基地的规模,出土三国时期战船榫卯构件达200余件

争议地区的学术新证

关于台湾是否属东吴管辖,近年厦门大学考古团队在台南发现的黄龙二年(230年)铜钱窖藏,结合《临海水土志》记载,证实卫温船队确实抵达台湾本岛。但学术界对是否建立有效统治仍存分歧。

经济重镇的千年延续

东吴时期开发的三大手工业中心:

1. 会稽(绍兴)铜镜铸造:现代考古发现作坊遗址面积达4万平方米

2. 豫章(南昌)瓷器生产:洪州窑遗址出土带"三年"铭文的青瓷

3. 吴郡(苏州)丝织业:虎丘路晋墓出土的"吴绫"片,经检测与现代苏州宋锦工艺存在明显传承

地理变迁的量化数据

通过GIS技术复原显示:

  • 长江主航道较三国时期平均东移3.5公里
  • 太湖面积缩小约12%
  • 杭州湾南岸线向外推进达8公里
  • 鄱阳湖水位下降导致湖岸线后退最大处达15公里

这些地理变化直接影响了对古战场位置的判断,如赤壁之战具体位置争议,部分源于江岸线的历史变迁。

行政区划的命名遗存

现代仍有23个县级以上地名直接源自东吴时期:

  • 浙江吴兴区(原乌程县)
  • 安徽当涂县(原于湖县)
  • 江西永修县(原海昏县)
  • 湖北嘉鱼县(原沙阳县)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地区往往保留着更完整的方言特征。南京方言中"手"(上厕所)的说法,正源自东吴时期水军术语。

上一篇:101究竟有没有中金刀计?真相大揭秘

下一篇:八王的身世之谜:他到底是谁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