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演义从来不拍晋灭吴的剧情?
你知道《三国演义》拍了无数版本,但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所有影视剧拍到"三国归晋"结束了?就像新手如何快速涨粉却卡在500粉的瓶颈期那样,这段历史明明很精彩,为啥导演们集体选择性失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三国故事的"规则"先说个冷知识:《三国演义》原著120回里,晋灭吴只用了一回半。罗贯中写司马炎灭东吴,就跟写年终总结似的草草收场。这就很奇怪了对吧?毕竟前面诸葛亮七擒孟获都能写七章呢!
# 观众爱看什么?导演最清楚
制作方不拍这段,说白了就是三个字:不赚钱。你想啊:
- 主角光环失效:刘备诸葛亮都死光了,观众情感投射没了
- 反派突然胜利:司马家全程猥琐发育,最后捡漏成功
- 打仗像开挂:晋军实力碾压,完全没有赤壁之战的悬念
这就好比看世界杯,大家想看到的是梅西C罗对决,谁要看裁判组聚餐庆功啊?
# 历史本身的戏剧性缺陷
我们对比下三国前期和晋灭吴的区别:
要素 | 三国鼎立时期 | 晋灭吴时期 |
---|---|---|
人物魅力 | 诸葛亮关羽赵云 | 杜预王濬羊祜 |
战争精彩度 | 以少胜多经典战役 | 实力碾压平推局 |
政权象征 | 汉室正统之争 | 士族门阀内斗 |
发现没?后期这些人物和事件,连历史爱好者都要查百度才记得住名字。
# 自问自答时间
Q:那东吴不是很惨吗?连个镜头都没有?
A:其实东吴粉丝应该庆幸——要是真按史实拍,孙皓那个暴君形象,怕是比刘禅还招黑。想象下亡国之君绑着双手出降的画面,哪有"当如孙仲谋"的霸气?
Q:晋朝为什么这么没存在感?
A:这事得怪司马家自己。得国不正这四个字就像魔咒:靠政变上台→欺负孤儿寡母→子孙八王之乱→引发五胡乱华。编剧想洗白都不知道从哪下手!
# 文化认同的隐形门槛
中国人对""执念,本质上是对蜀汉悲情英雄主义的集体共鸣。而晋朝...
- 篡位专业户司马懿:职场厚黑学反面教材
- 全国统一的司马炎:开启了中国最黑暗时代之一
- 士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比高考地域歧视还离谱
这种历史评价,你让资方怎么砸钱拍?拍出来怕是要收获一星差评轰炸。
小编觉得啊,现在这些导演已经够聪明了。与其硬拍没人看的晋灭吴,不如把长坂坡拍100个版本——毕竟观众就爱看赵云开无双,谁在乎西晋怎么统一呢?
猜你喜欢
- 司马这个姓到底能改成什么?2025-09-02
- 三国演义有哪些改变历史的经典战役?2025-09-02
- 如何快速读懂刘琨?乱世名将的逆袭全流程2025-09-02
- 东晋武将苏峻的传奇人生与乱世沉浮2025-09-02
- 上洛之战到底改变了日本什么?2025-09-02
- 大重九香烟为啥和重九起义扯上关系? 2025-09-02
- 为何石崇斩美人成千古谜案_从奢靡宴饮看西晋权力游戏2025-09-02
- 司马懿究竟聪明在哪?看懂这几点你就服了2025-09-02
- 司马懿后代被谁灭?揭秘西晋皇族覆灭全流程2025-09-02
- 白马侍郎到底治好了谁的眼病?这个传说有点意思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