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涧底松全诗解析:左思用一棵树骂了整个社会
你知道1700年前有首骂人诗吗?没带一个脏字,却让当官的脸都绿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咏史·郁郁涧底松》,顺便掰扯下为啥现在读起来还这么带劲。
一、全文放送:带拼音版+翻译
先上硬货,把原诗和翻译摊开看:
郁郁涧底松(yù yù jiàn dǐ sōng)
离离山上苗(lí lí shān shàng miáo)
以彼径寸茎(yǐ bǐ jìng cùn jīng)
荫此百尺条(yīn cǐ bǎi chǐ tiáo)
世胄蹑高位(shì zhòu niè gāo wèi)
英俊沉下僚(yīng jùn chén xià liáo)
地势使之然(dì shì shǐ zhī rán)
由来非一朝(yóu lái fēi yī zhāo)
金张藉旧业(jīn zhāng jí jiù yè)
七叶珥汉貂(qī yè ěr hàn diāo)
冯公岂不伟(féng gōng qǐ bù wěi)
白首不见招(bái shǒu bù jiàn zhāo)
翻译成大白话是这样的:
山沟里的松树长得再高大,山顶的小草只要一寸高,就能把松树给遮住——为啥?位置高啊!
世家大族的草包占着官位,真有本事的反而当小职员。这就像山上的小草压着山下的松树,从古至今都这德行。
西汉金日磾、张汤家七代当大官,冯唐那么厉害却到老都不被重用。啧啧...
二、逐句拆解:松树到底在骂谁?
1. 前四句:自然界的奇葩现象
左思这哥们观察挺细,发现个有趣现象:山沟里的松树长得老高,但被山顶的小草欺负。你看啊:
- "百尺条":松树其实有三十多米高
- "径寸茎":小草才三厘米
但就因为小草长在高处,反而能遮住大树。这不就像现在某些...咳咳你懂的。
2. 中四句:直接开喷社会现象
诗人突然切换镜头:"各位观众请看现实版!"- "胄":富二代官二代
- "":真有才华的人
用现在话说就是:"学霸给学渣打工,只因为他爹是董事长"### 3. 后四句:历史案例啪啪打脸
最后甩出两个王炸例子:
- 金张两家:西汉俩权贵,子孙靠祖荫混了七代高官
- 冯唐:汉武帝时大才子,到老都没被重用
这对比绝了,相当于说:"看吧,从汉朝到晋朝,几百年都没变过!"## 三、写作手法三绝招
左思能火1700年不是没道理的,人家玩文字确实有一套:
1. 比喻绝:
用松树和小草的关系,把抽象的社会问题具象化。就像现在用"爹"这个词,瞬间就懂了
2. 对比狠:
山上vs山下,世胄vs英俊,金张vs冯公...处处都是暴击伤害
3. 用典准:
选的西汉案例特别典型,相当于现在说"某二代"大家秒懂
四、现代启示录
读古诗最怕觉得"我啥事"但这首诗简直像为今天写的:
- 职场现状:
项目做最好的可能是基层,汇报的却是领导亲信
- 教育公平:
名校录取里,特长生的定义有时候很玄妙
- 阶层流动:
寒门出贵子越来越像神话故事
不过话说回来,左思本人其实也算逆袭成功案例。他长得丑被嫌弃,却靠《三都赋》搞出"洛阳纸贵"说明才华终归不会被埋没——虽然可能要等很久。
五、个人碎碎念
每次读这首诗都特别感慨。现在网上动不动就"防了"emo了"我说真该学学古人,人家骂社会都骂得这么优雅。左思要是活在今天,估计是个段子手,还是高级黑那种。
其实任何时代都有不公平,但好的作品就像镜子,照出问题的同时也给了人力量。就像诗里那棵涧底松,虽然被压制,可它毕竟长成了"百尺条"啊!这或许就是经典的力量,总能在不同时代点燃相似的共鸣。
要说遗憾嘛...就是左思没看到后来科举制打破门阀,不然可能还会写首《春风得意马蹄疾》呢!
猜你喜欢
- 建邺城NPC谁最值得聊?隐藏功能省百万金币2025-09-03
- 东晋最终是被谁灭掉的?2025-09-03
- 911遇难者名单里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2025-09-03
- 王献之为何被称为大令,大令称号的由来与深意2025-09-03
- 南国今何在,探寻古代南国的现代地理范围,南国与现代地域的千年对照2025-09-03
- 历史如何被改写?揭秘改变世界的八大政变全流程2025-09-03
- 三国王濬:灭吴名将的军事智慧,从楼船破敌到青史留名2025-09-03
- 谢安后人分布在哪里,探寻东晋名相家族迁徙史2025-09-03
- 五原抗日英雄:你知道这片土地上的铁血传奇吗?2025-09-03
- 上海在古代到底归吴国管还是越国管?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