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为什么要用完18缸墨水?

西晋时间:2025-08-03 16:39:27阅读:32

你有没有想过,古代那些书法大师是怎么练出来的?特别是这个叫王献之的,为啥非要写完18缸墨水不可?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事儿,顺便给想学书法的新手小白讲讲门道,毕竟新手如何快速涨粉这事儿,在书法圈里也是一样的道理——得靠真功夫。

王献之为什么要用完18缸墨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献之是谁?

王献之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他爹王羲之更是被称为"圣"这爷俩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差不多相当于篮球界的乔丹父子。但你知道吗,王献之小时候其实特别讨厌练字。

那个改变一生的下午

故事要从王献之小时候说起。有一天,小献之写完字觉得自己写得特别棒,兴冲冲跑去给老爸看。结果王羲之看了之后,就在他写的"大"字下面轻轻点了一点。小献之拿着字去找妈妈炫耀,妈妈看了半天说:"...这个点倒是写得有你父亲的神韵。"18缸墨水的来历

这下可把小献之打击坏了,他这才明白自己差得远呢。于是下定决心要超过父亲,给自己立了个flag——写完18缸墨水。你没听错,就是那种装水的大缸子,整整18缸!这得写多少字啊?

练字到底有多苦?

咱们现在练字,写累了就刷刷手机。王献之那时候可没这待遇,他每天:

  • 天不亮就起床磨墨
  • 一直写到深夜
  • 手指磨出老茧
  • 衣服袖子都被桌子磨破了

为什么非得是18缸?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啊:

1. 18在古代是个吉利数字

2. 表示要下苦功夫的决心

3. 量化的目标更容易坚持

4. 墨水用完就没法偷懒了

真的写完了吗?

你猜怎么着?王献之还真把18缸墨水都写完了!而且不是随便写写,是每一笔每一划都认真琢磨。这期间他经历了:

  • 手腕酸痛到拿不起筷子
  • 冬天墨汁结冰还要继续写
  • 夏天汗水滴在纸上把字晕开
  • 反复临摹父亲的字帖

后来怎么样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献之后来真的成了和父亲齐名的大书法家。他的代表作《中秋帖》现在还是国宝级文物。你看,这和现在新手如何快速涨粉是不是一个道理?没有捷径,就是死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现在很多人学东西总想速成,但王献之的故事说明:

  • 天赋再高也得下苦功
  • 量化目标很重要
  • 坚持就是胜利
  • 好老师很关键(比如他爸那个点)

有人问:现在练字还用这么苦吗?

说实话,现在条件好多了,但道理没变:

  • 你依然需要大量练习
  • 依然会遇到瓶颈期
  • 依然会想放弃
  • 区别是现在有更好的工具和方法

小编觉得吧,王献之的故事最打动人的不是他有多厉害,而是他那种死磕到底的精神。现在人总说"选择比努力重要"有时候,你缺的不是选择,而是王献之那种写完18缸墨水的狠劲儿。

上一篇:如何避坑谢灵运典故误区_掌握3大核心价值省60%研读时间

下一篇:揭秘夷陵之战兵力对比_5万蜀军如何败给8万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