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关区工信局王祥的实干故事

西晋时间:2025-08-04 17:14:32阅读:22

你知道吗?在兰州城关区,有这样一位公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和企业打交道,帮他们解决各种"头疼脑热"的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位工信局的王祥同志。

兰州城关区工信局王祥的实干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祥是谁?

先说说这个工信局是干啥的。简单来说,就是管着区里所有和工业、信息化相关的事情。大到企业项目审批,小到帮个体户办执照,都在他们的职责范围内。

而王祥呢,就是这里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说普通也不普通,因为在他手上办成的事儿,还真不少。

日常工作都在忙啥?

第一,跑企业。王祥每周至少要跑三四家企业。用他的话说:"办公室等企业上门,那叫服务吗?那叫衙门!"有一次,一家食品加工厂因为环保设备不达标被责令整改,王祥直接带着专家团队上门,手把手教他们改进工艺。

第二,解难题。去年有个做文创的小公司,申请补贴时卡在材料上。王祥硬是加班帮他们整理材料,最后成功申请到10万元扶持资金。公司老板现在见人就说:"王科这人,靠谱!"第三,传政策。新政策出台后,王祥总要组织宣讲会。他有个特点:从来不说官话。比如解释"精特新"政策时,他就打了个比方:"这就跟养孩子一样,政府现在专门补贴有特长的小企业。" 为什么企业都喜欢找他?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凭啥大家都认他?我观察下来,主要有这么几点:

1. 办事不推诿- 该他管的事绝不推脱,不该他管的也会告诉你该找谁

2. 说话不绕弯- 行就行,不行就直说原因,从不打官腔

3. 记性特别好- 见过一次的企业,下次准能叫出负责人名字

4. 爱较真- 答应的事一定会跟踪到底

有个做电商的小伙子跟我说:"王科办事,心里特别踏实。他知道我们小本经营不容易,能省的钱绝对帮我们省。" 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当然啦,这份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去年疫情期间,为了帮企业复工复产,王祥连着一个月没休息。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几十个咨询电话,嗓子都说哑了。

还有一次,因为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拒绝了一个污染项目的审批,结果被人指着鼻子骂"死脑筋"过了一年,那个地方因为环境改善引来了好几个优质项目,当初骂他的人反倒来道谢了。

我眼中的基层公务员

说实话,以前我对公务员的印象就是"九晚五、一杯茶一份报纸"认识王祥这样的基层干部后,想法完全变了。他们才是真正在"腿"的人,既要懂政策,又要了解企业实际困难,还得在各种规定和现实需求之间找平衡点。

现在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跟这些踏实做事的公务员是分不开的。就像王祥常说的:"多跑一趟,企业就能少走弯路。"这话听着朴实,但要做到可真不容易。

要说有什么建议的话,我觉得应该让更多像王祥这样的基层干部被看见。他们可能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付出,让企业和老百姓感受到了政府的温度。

对了,前几天路过工信局,看见公告栏上贴着的"明星"里就有王祥。照片上的他笑得挺腼腆,但我知道,这笑容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付出。这样的干部,值得点赞!

上一篇:王敦与王羲之,权力与艺术的碰撞,东晋名门的双重镜像

下一篇:王导王敦什么关系_东晋门阀政治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