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是在三国之前还是之后?
说实话,每次看到有人在网上问"东晋和三国到底谁先谁后",我就特别想写篇东西好好说道说道。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真要掰扯清楚还真得费点功夫。就像新手如何快速涨粉一样,得先把基础概念搞明白才行。
咱们先来理一下最基本的时间线。三国时期是从220年曹丕称帝开始,到280年西晋灭吴结束。而东晋呢?那是317年才建立的,一直到420年才灭亡。这么一看就很明显了,东晋妥妥的是在三国之后啊!
不过我知道肯定有人要问:那为什么总有人搞混呢?这里头有几个关键点:
三国和晋朝的关系就像连续剧
- 魏蜀吴三家打架打了60年(220-280年)
- 司马家最后通吃,建立了西晋(265年)
- 西晋统一全国后就飘了,结果闹出八王之乱
- 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南下,西晋就凉了(316年)
- 司马家跑路到江南,建立东晋(317年)
看到没?这中间还有个西晋呢!很多人直接把西晋给跳过去了,所以才觉得东晋和三国好像是连着的。
常见误区大揭秘
1. 以为三国之后直接就是东晋:错!中间还有个西晋呢
2. 把西晋和东晋混为一谈:这俩虽然都姓司马,但完全不是一回事
3. 觉得东晋很强大:其实东晋就是个偏安政权,地盘比三国时的吴国大不了多少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那为什么东晋要叫"东"晋呢?这个"东"字很关键啊!因为司马家原来的朝廷在西边的洛阳,后来被赶到东边的建康(今南京)去了,所以叫东晋。就像你搬家,从城西搬到城东,朋友就会说"哦你现在住东边啊"道理。
咱们再用表格对比一下,这样更直观:
朝代 | 起止时间 | 都城 | 特点 |
---|---|---|---|
三国 | 220280 | 洛阳/成都/建业 | 魏蜀吴三分天下 |
西晋 | 265316 | 洛阳 | 短暂统一 |
东晋 | 317420 | 建康 | 偏安江南 |
现在回到最初的问题:东晋在三国的前还是后?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东晋是在三国之后,而且中间还隔了个西晋。这就好比问"抗日战争是在解放战争之前还是之后"了解点历史的都知道是之前对吧?
不过说实话,这种时间线上的混淆也不能全怪大家。毕竟《三国演义》太火了,搞得大家都以为三国就是汉朝之后全部的历史。实际上三国之后的历史精彩程度一点不输三国,什么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随便挑一个出来都能拍80集电视剧。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事。你们知道吗,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其实跟三国里的司马懿是亲戚关系。具体来说,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这就好比你现在开公司当老板,你曾祖父那辈也是做生意的,但中间经历了好几代人。所以别看都姓司马,东晋和三国时期的司马家已经隔了好几代了。
再来说说为什么这个问题这么容易让人困惑。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影视作品的误导。三国题材的影视剧太多了,但讲西晋东晋的少得可怜。大家看完《三国演义》,下一部直接跳到《琅琊榜》这种架空历史剧去了,中间的过渡完全没概念。
第二,教科书讲得太简略。中学历史课本对这段的讲述往往是"归晋"然后就跳到南北朝了,中间的西晋东晋一笔带过。
第三,名字太像了。西晋东晋,听着就像是一家子,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同时存在的两个政权。实际上它们是先后关系,就像西汉东汉一样。
那要怎么记住这个顺序呢?我教大家一个土办法:把"三国西东"字连起来念。""是"西"晋,然后是"东"晋。简单粗暴,但真的管用。
最后说说小编的个人看法啊。其实东晋这段历史特别有意思,虽然不如三国那么家喻户晓,但故事性一点都不差。比如说"王与马共天下"的典故,讲的是东晋皇室和世家大族的关系;还有淝水之战,8万军队打败80万前秦大军,堪称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些故事要是拍成电视剧,绝对比现在那些架空历史的宫斗剧好看多了。
所以啊,下次要是再有人问你东晋和三国谁先谁后,你可要好好给人家科普一下。毕竟了解历史的时间线,就跟玩游戏要了解剧情先后顺序一样重要。要是连这个都搞不清楚,那看历史就跟看跳着集的电视剧似的,永远理不清头绪。
猜你喜欢
- 张清连打15将的经典战役解析,梁山飞石英雄的武力巅峰2025-09-02
- 进围陇西的战略价值,为何这片土地牵动千年兵家心2025-09-02
- 王祥到底是哪里人?这个历史人物不简单2025-09-02
- 三国荆州之战:关羽和孙权为啥干架2025-09-02
- 为何王导慧眼识珠?看东晋政坛伯乐如何成就书圣王羲之2025-09-02
- 七国之乱造反的都是哪些诸侯后代2025-09-02
- 司马光砸缸争议千年?出土文物揭秘省70%误读成本2025-09-02
- 司马攸与司马炎为何从兄弟情深到反目成仇?2025-09-02
- 桓温经典三故事,权谋与野心的历史切片2025-09-02
- 司马懿家族为何惨遭灭门?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