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名将桓温留下的经典成语典故

西晋时间:2025-08-27 22:10:27阅读:13

一、开场先来个灵魂拷问

你知道历史上有个打仗很厉害、野心很大、还特别爱种树的将军吗?没错,说的就是东晋权臣桓温!这个人啊,打仗确实有两把刷子,但更厉害的是给后世贡献了好几个特别有意思的成语。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些成语的来龙去脉。

二、最出名的"犹如此"桓温最经典的成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绝对排第一。这故事可有意思了——当年桓温北伐路过金城(今江苏句容),看见自己三十年前种的柳树已经长到十围粗,当场就破防了,抱着树哭得稀里哗啦。

* 关键点解析:

  • 原句是"犹如此,人何以堪" - 后来演变成"树犹如此"的简版
  • 表达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个人觉得啊,这个场景特别有画面感。你想啊,一个平时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突然对着自己种的树哭鼻子,这反差萌简直了!不过话说回来,这成语确实把岁月无情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霸气侧漏的"不能流芳百世"桓温有句特别狂的名言:"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要是不能名垂青史,难道还不能遗臭万年吗?

* 这句话的背景:

  • 说这话时桓温已经权倾朝野
  • 暴露了他不成功便成仁的极端心态
  • 后来简化为"不能流芳百世"的成语

说实话,这种"当英雄要么当狗熊"的极端思想,放在现代社会可能不太合适。但在那个乱世,倒是很符合桓温这种枭雄的性格特点。

四、军事迷必知的"楫中流"成语可能有些人不太熟悉,但它背后是个特别热血的北伐故事。话说桓温第二次北伐时,在渡江时敲着船桨发誓:"不复中原,有如此水!"意思是不收复中原就像这江水一样有去无回。

* 为啥这个典故重要:

  • 展现了桓温的军事抱负
  • "击楫中流"成为立志报国的代名词
  • 和祖逖"鸡起舞"称两大北伐典故

不过后来嘛...北伐还是失败了。但这份豪情壮志,确实挺让人敬佩的,你说是不是?

五、职场人该知道的"丈夫当如是"这个典故其实是从桓温评价别人来的。他看见王敦的墓时说:"儿!可儿!"意思是这家伙不错啊!后来引申为"丈夫当如是"的成语。

* 现代启示:

  • 表达对成功人士的向往
  • 常用来激励自己向上看齐
  • 但要注意别变成盲目崇拜

个人观点是,这种心态要把握好度。向优秀的人学习没错,但每个人的成功路径都不一样,完全复制可能适得其反。

六、鲜为人知的"婢声"成语就比较冷门了。话说桓温嫌弃某人说话声音像老婢女,后来就用"婢声"形容粗俗难听的声音。

* 有趣的是:

  • 反映当时士族对声音的讲究
  • 现在基本没人用了
  • 但能看出古人的毒舌功力

讲真,这种带人身攻击性质的成语,现在用确实不太合适。不过作为历史趣闻了解一下,还是挺有意思的。

七、成语之外的桓温轶事

除了成语,桓温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比如他特别在意形象,每次见客都要照半天镜子;又比如他娶了晋明帝的女儿,成了皇亲国戚...这些故事虽然没变成成语,但能让历史人物更立体。

要说桓温这个人吧,确实挺复杂的。一方面野心勃勃想当皇帝,另一方面又确实有能力。他留下的这些成语,就像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这个人物的各个侧面。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读历史人物,千万别简单地贴好人坏人的标签。像桓温这样的复杂人物,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他的成语能流传至今,本身就说明这个人物的故事有值得品味的地方。

上一篇:竹林七贤是谁?3分钟速懂魏晋风骨核心7人组

下一篇:历史上谁曾起兵攻打过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