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和诸葛亮到底是什么关系?

东晋时间:2025-09-08 04:59:47阅读:4

你是不是经常听人说"寿写《三国志》黑诸葛亮"或者刷短视频看到"寿和诸葛亮有仇"这种标题党?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段历史公案,顺便聊聊新手如何快速涨粉的历史类内容创作技巧——毕竟搞懂人物关系才能写出爆款嘛!

陈寿和诸葛亮到底是什么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先来认识两位主角

陈寿是谁?

  • 西晋史官,活了65岁(233-297年)
  • 代表作《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
  • 小时候在蜀汉长大,他爸还被诸葛亮处罚过

诸葛亮还需要介绍吗?

  • 蜀汉丞相,三国顶流IP
  • 公元234年就去世了,比陈寿大33岁
  • 民间形象和史料记载差距极大

重点来了:他俩根本没见过面!诸葛亮死的时候,陈寿才2岁,这关系就像现在00后评价毛主席,全靠二手资料。

# 恩怨情仇从哪来的?

先说那个著名的"陈寿父亲被罚":

  • 陈寿他爸叫陈式(不是陈宫!)
  • 228年街亭之战马谡失守
  • 陈式作为将领跟着赵云在箕谷假装进攻
  • 后来被诸葛亮连坐处分

但这事特别迷:

1. 《三国志》压根没写具体处分内容

2. 陈式后来还升官当了将军

3. 处分时陈寿还没出生

这就好比说你爷爷的同事批评过你爸,能算跟你有仇吗?更扯的是,陈寿写《诸葛亮传》时还专门收录了《出师表》全文——要知道《三国志》通常只记大事不录文章。

# 《三国志》到底怎么评价诸葛亮?

咱们直接看原文对比:

夸的部分:

  • "戎为长,奇谋为短"- "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疑似吐槽的点:
  • 五次北伐没成功
  • 事必躬亲导致累死
  • 重用马谡导致失败

但注意啊!这些在史学家眼里都是客观陈述。就像现在说"不擅长头球"不等于黑梅西对吧?问题出在民间把诸葛亮神话太过了,看正史反而觉得"不够吹"# 几个关键疑问解答

Q:陈寿是不是被迫吹诸葛亮?

A:不可能!西晋官方立场是贬低蜀汉的,陈寿敢夸反而要勇气。你看他评价刘备就明显更苛刻。

Q:为什么《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差别大?

A:这就好比《甄嬛传》和真实清朝历史的区别。罗贯中写书时,诸葛亮已经是神仙人设了,不加料观众不买账啊!

Q:裴松之注补充的材料可信吗?

A:这位南朝史学家给《三国志》加了很多野史,好比现在的弹幕。有的靠谱有的纯属八卦,要辩证看待。

# 当代学者怎么看这事?

最近二十年研究趋势很有意思:

  • 1980年代前:普遍认为陈寿公正
  • 1990年代后:开始有人质疑
  • 最新研究:发现陈寿可能暗藏褒贬密码

举个栗子,《诸葛亮传》里写"庶追思,以为口实"表面说百姓念叨他,但"实"在古汉语也有"话柄"。这种双关写法在《三国志》里很常见。

# 小编个人观点

我觉得吧,陈寿对诸葛亮的态度,就像现在记者写已故名人传记——既有专业客观要求,又难免受个人经历影响。但说"刻意抹黑"就太阴谋论了,毕竟整本《三国志》里,诸葛亮已经是待遇最好的蜀汉人物了。

真要挑毛病,不如说陈寿最大的问题是写得太简略,好多细节没说清楚。这倒不是他不想写,而是魏晋时期纸张太贵,写书都得省着用。你看后来裴松之注补充的内容,篇幅比原文多好几倍呢!

对了,突然想到个冷知识:现在成都武侯祠里诸葛亮塑像的样貌,其实是根据《三国志》里"长八尺,容貌甚伟"这八个字想象的。所以下次去参观时,你可以仔细看看这算不算"高级黑"毕竟史书可没说丞相到底是不是帅哥啊!

上一篇:司马睿的身世之谜:他到底是谁的儿子?

下一篇: 刘六刘七起义:一场被逼急了的农民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