闳夭泰颠到底是什么神仙操作?

东晋时间:2025-07-12 06:53:23阅读:5

你是不是经常在历史书里看到"泰颠"字就头大?明明每个字都认识,拼在一起就完全看不懂了?别急,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这个听起来高大上的词掰开揉碎讲明白。顺便说一句,这可比那些教"新手如何快速涨粉"的套路实在多了。

先来个灵魂拷问: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头公司"啥样吗?没错,就是闳夭泰颠这几位搞出来的!他们可不是什么神话人物,而是实打实的职场精英,专门帮周文王挖墙脚的。

闳夭泰颠是谁?

简单来说就是商朝末年跟着周文王混饭吃的四个狠人:

  • 闳夭:名字听着像武侠小说主角
  • 泰颠:这名字放现在能当rapper
  • 散宜生:名字最正常的一个
  • 南宫适:复姓大佬

这四个人凑一块儿,简直就是古代版的复仇者联盟。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周文王从商纣王那里挖人才,具体操作骚得很。

他们到底干了啥?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几个人的操作放在现在绝对能上热搜:

1. 精准挖角:专门盯着商朝的核心人才下手

2. 福利诱惑:给跳槽的人开出现实无法拒绝的条件

3. 暗中操作:在商纣王眼皮底下搞小动作

4. 长期布局: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持续几十年的计划

最绝的是,他们还搞出了古代版的"竞业协议"规避方案。商纣王不是规定大臣不能随便跳槽吗?他们就让人先假装犯错被贬,然后再偷偷接走。这操作,现代HR看了都直呼内行!

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等等,这不就是古代版猎头吗?跟"泰颠"有什么关系?问得好!其实"颠"这个词字面意思是"泰山颠倒过来"比喻他们干的事就像把天翻过来一样大胆。

为什么这事这么重要?

你想啊,当时商朝可是正统王朝,周文王就是个地方诸侯。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人才往商朝跑才对。但这几位硬是逆向操作,把商朝的核心人才一个个往周国搬。这就好比现在有个三线城市的小公司,把BAT的技术大牛都挖走了,你说厉害不厉害?

具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咱们用现代人能听懂的话来说:

第一招:画大饼

不是那种虚的,而是实打实地告诉对方:"咱混,以后你就是开国元勋!"这可比商纣王那边动不动就炮烙伺候强多了。

第二招:给实惠

房子、车子、票子...咳,是封地、爵位、实权,要啥给啥。而且说到做到,不像某些老板只会开空头支票。

第三招:讲情怀

动不动就说"天下苍生"把跳槽包装成正义事业。这一套现在某些公司还在用呢。

第四招:保安全

确保跳槽过程绝对保密,跳槽后全家老小都给你安置得明明白白。这一点特别重要,毕竟商纣王可是出了名的暴君。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杠了:这不就是策反吗?跟猎头有啥关系?其实吧,古代没有现代这么规范的商业环境,很多操作都是灰色的。但核心逻辑是一样的:把人才从A公司挖到B公司。

那问题来了:他们挖人的成功率为什么这么高?咱们来分析分析:

1. 时机把握准:正好赶上商纣王作死,员工怨声载道

2. 目标选得对:专挑核心技术岗和管理岗

3. 福利给得足:要钱给钱,要权给权

4. 后续跟得上:不是挖来就不管了,而是持续培养

你看看,这套方法论放在现在的互联网大厂都不过时。难怪有人说,中国最早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就在这儿了。

现代人能学到什么?

虽然时代变了,但有些道理是相通的:

  • 人才永远是最重要的资源
  • 挖墙脚要讲究方式方法
  • 光靠钱留不住人,还得有发展空间
  • 团队建设是个长期工程

不过小编得提醒一句,现在有《劳动法》了,可不能完全照搬古人的做法。毕竟商朝那会儿没有竞业禁止协议这一说...

最后说点实在的。很多人觉得历史就是死记硬背,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像闳夭泰颠这样的案例,活脱脱就是一部古代职场生存指南。下次再看到这四个字,不妨想想:如果放在今天,他们会怎么挖你呢?

上一篇:垓下之战是谁和谁打的

下一篇: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简写概括 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