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穷人吃不起肉粥却成了笑话?

东晋时间:2025-09-28 10:46:44阅读:1

你有没有听过"何不食肉糜"这句话?就是那个晋惠帝听说百姓没饭吃,反问"不吃肉粥"的典故。现在网上天天有人喊着"如何快速涨粉"基础月入十万"就跟这个皇帝一个德行吗?

为什么穷人吃不起肉粥却成了笑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食不之肉糜"。注意啊,不是写错别字,这个""放这儿特别有意思,咱们后面慢慢说。

肉糜和现实的差距

先看看现在网上那些让人上火的说法:

  • "买不起房?干嘛不把闲置房子租出去"- "觉得工作累?辞职做自由职业啊" "太低?学Python转行程序员呗"听着就来气对吧?说这话的人完全不知道普通人的真实处境。就像你跟皇帝说肚子饿,他反手给你端碗肉粥,还觉得是帮了大忙。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琢磨了半天,发现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1. 认知偏差:有钱人真觉得几千块是小钱

    2. 信息茧房:他们根本接触不到底层生活

    3. 幸存者偏差:只看到成功的,看不见失败的

    举个栗子,我表妹去年信了"写作月入过万"的邪,花2999报了写作课。结果呢?到现在稿费加起来不到500。那些晒收入的,都是万里挑一的幸运儿。

    肉糜背后的社会现实

    现在来说说这个""。古文里"食不之肉糜"的""是个动词,意思是"往"整句话可以理解成"吃不到肉粥就去吃啊"更显得何不食肉糜的荒谬。

    现代社会里,这种思维模式体现在:

    • 把特权当常态
    • 把例外当普遍
    • 把运气当能力

    比如某些专家说"可以把闲置车开滴滴增加收入"他们不知道很多人连车都买不起吗?

    自问自答环节

    Q:那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

    A:认清现实比盲目乐观重要得多。看到"轻松赚钱"的广告先打个问号,想想:

    • 真有这么好事为啥要教你?
    • 成功率到底有多少?
    • 前期投入要多少?

    Q:遇到何不食肉糜的人怎么应对?

    A:两种办法:

    1. 直接怼回去:"我要有那条件还用你说?"2. 幽默化解:"皇上说得对,我这就去喝西北风"对比看真相

    他们说的实际情况
    副业月入过万大多数人月入不足千元
    零基础速成需要长期积累
    轻松赚钱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

    最后说句实在的,现在网上太多"何不食肉糜"式的建议。咱们普通人要学会辨别,别被带跑偏了。日子是自己过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上一篇:刘禅和刘邦到底隔了多少代?

下一篇:西晋王朝为何被八位王爷搞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