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张华的人生故事:从乡村教师到公益先锋

东晋时间:2025-10-02 16:28:19阅读:2

开头:你听说过张华吗?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张华这个名字是在两年前的新闻报道里。当时看到标题写着"退休教师十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学生"就咯噔一下:这年头还有这样的人?带着好奇点进去,才发现这位张华老师的故事,比想象中更有意思。

 邗江张华的人生故事:从乡村教师到公益先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早年经历:农村走出来的学霸

张华是谁?这个问题得从他小时候说起。1965年,张华出生在江苏邗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那时候农村条件差,用他的话说就是"都吃不饱,更别说读书了"但这个小伙子偏偏对读书着了魔,每天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晚上就着煤油灯写作业。

  • 1978年: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县重点中学
  • 1983年:考上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
  • 1987年:毕业后主动申请回老家任教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当年大学生可是香饽饽,随便去哪都能找到好工作。但张华铁了心要回农村教书,这事在当时还挺轰动的。

教师生涯:三尺讲台上的坚守

在邗江中学教书的32年里,张华创造了不少"神话"最出名的就是他那套"土办法教学法"——用农村孩子熟悉的东西讲知识。比如教物理时用锄头讲杠杆原理,教数学用田亩计算讲几何。

为什么他的学生成绩特别好?我觉得主要有三点:

1. 接地气:讲课方式特别容易懂

2. 责任心强:经常免费给学生补课

3. 注重方法:不搞题海战术,教的是思路

有个真实故事:2003年,他带的毕业班有12个学生考上重点大学,创了学校纪录。要知道那时候农村学校能出一个大学生都不容易!

公益之路:退休后的新篇章

2019年退休后,张华没闲着,反而更忙了。他成立了"阳光助学"组织,专门帮助贫困学生。到现在为止,已经资助了137个孩子上学。

钱从哪来?这个问题问得好。张华的做法很实在:

  • 自己退休金拿出一半
  • 发动以前的学生捐款
  • 联系企业赞助

最让人佩服的是,他每个月都要亲自走访受助学生家庭,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有次为了核实一个学生的情况,大冬天骑电动车跑了三十多公里,差点冻感冒。

生活态度:简单中的智慧

跟张华接触过的人都说,这老爷子特别有意思。住的是老房子,穿的是几十块的布鞋,但活得比谁都通透。他常说:"人这一辈子,够吃够用就行,剩下的要懂得回馈社会。"日常生活也很有规律:

  • 早上5点起床打太极拳
  • 上午处理助学事务
  • 下午看书学习
  • 晚上写日记

对了,他还有个特别的习惯——每年生日都要匿名捐款。这事还是他老伴说漏嘴才被人知道的。

获得的荣誉与社会评价

虽然张华总说自己"就是个普通教书匠"但社会给他的认可可不少:

  • 江苏省优秀教师(2008年)
  • 扬州市道德模范(2015年)
  • 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2020年)

不过最让他高兴的不是这些奖状,而是学生们发来的消息。去年教师节,他收到了一百多条祝福短信,有已经当上教授的老学生,也有刚上大学的新学生。

个人观点:平凡人的不平凡

说实话,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张华的故事为什么打动人?可能恰恰是因为他太普通了。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好分内事,再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像张华这样能沉下心来做事的人越来越少了。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伟大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坚持了多久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们可能成不了张华那样的人,但至少可以学习他那种认真生活的态度。你说是不是?

上一篇: 租庸调制:唐朝百姓的钱袋子是怎么被安排的?

下一篇:折槛到底是啥意思?一文带你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