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何在长安苦熬十年?

东晋时间:2025-10-02 23:36:43阅读:1

你知道大唐盛世里最惨的公务员是谁吗?就是那个写"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甫。这个被后世尊为"诗圣",居然在长安城里当了整整十年的"漂"穷到儿子饿死,自己捡橡子充饥。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让新手小白都心疼的故事。

杜甫为何在长安苦熬十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长安:大唐的"北上广"天宝五载(746年),35岁的杜甫背着铺盖卷来到长安。这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上海+广州,是当时全球最繁华的都市。科举落第的他,想靠"谒诗"古代版求职信)混个编制。但现实给他当头一棒:

? 宰相李林甫搞"野无遗贤"剧,所有考生集体落榜

? 父亲突然去世,断了经济来源

? 租不起房,只能住城南贫民区

这处境,比现在"新手如何快速涨粉"还难——至少玩自媒体不用看皇帝脸色啊!

三个扎心的现实原因

为啥不走?咱们用现代人视角看就懂了:

1. 编制执念堪比考公

那时候没有BAT大厂,体制内是唯一出路。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里写:"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跟现在年轻人考公的信念一模一样。

2. 信息差害死人

没有智联招聘,他根本不知道外地有没有机会。就像现在有人死磕一线城市,其实二三线城市发展更好。

3. 沉没成本陷阱

已经投入六年时间,走了觉得亏得慌。这种心理,炒股被套的朋友最懂。

杜甫的"职场PUA"最惨的是,朝廷时不时给他点甜头:

745年 献《三大礼赋》获玄宗点赞

755年 终于当上河西尉(从九品)

756年 安史之乱爆发...

这剧情,像极了被老板画大饼的社畜。关键是他真信了,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里还自我安慰:"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年吃过的苦

看看诗里的证据链:

? 住:"城中增暮寒"冬天没暖气)

? 吃:"饥饿动即向一旬"(十天饿九顿)

? 穿:"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见领导都没件好衣服)

? 病:"病所须唯药物"(生病买不起药)

最扎心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家屋顶被风吹跑,还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这境界,现代键盘侠真比不了。

自问自答时间

Q:为啥非要死磕长安?

A:就像现在年轻人挤北上广,总觉得机会多。其实当时成都、江南都很富庶,但信息闭塞啊!

Q:十年都混不上编制?

A:唐朝公务员考试比国考还难,每年录取不到30人。而且杜甫没背景,写的诗又总揭短,领导能喜欢吗?

Q:同时期李白咋那么潇洒?

A:李白走的是网红路线,杜甫偏要当公务员。就像有人直播带货年入百万,有人非考月薪三千的事业编。

现在看这段历史,真是又心酸又敬佩。要我说啊,杜甫这十年就像在玩困难模式的人生游戏——明知道服务器卡爆了,还坚持登录做日常任务。但正是这些苦难,才磨炼出那些戳心窝子的诗句。有时候我在想,要是他当年去杭州开个私塾,说不定能多活二十年,但可能就写不出"破山河在"这样的千古绝唱了。

上一篇:司马氏家族今何在,探寻历史名门的现代传承

下一篇:东晋王朝究竟被谁给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