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贤雅称到底是什么来头?

西晋时间:2025-10-04 23:23:59阅读:1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刷视频看到"七贤"看书碰到"安七子"朋友圈有人晒"中八仙"结果完全搞不清谁是谁?别慌,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这几个"天团"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

七贤雅称到底是什么来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先说说为啥要了解这些。其实吧,就像现在追星要懂"四大三小"、"归国四子"古人也有自己的偶像团体。搞懂这些雅称,不光能提升文化逼格,写作文引用两句立马档次不一样,说不定还能在"如何快速涨粉"类账号里用上呢!

# 竹林七贤:魏晋时期的文艺天团

这七位老哥可了不得,相当于当时的顶流文化KOL。他们经常在竹林里开趴体——喝酒、弹琴、写诗,顺便diss看不惯的权贵。

重点记住这几位:

  • 嵇康:颜值担当+古琴大神,最后被司马昭砍了头
  • 阮籍:行为艺术大师,擅长用白眼翻人
  • 山涛:团队里的老实人,后来当了官
  • 向秀:哲学课代表,注释庄子的一把好手
  • 刘伶:酒鬼人设,出门随时带着铁锹(喝死就埋)
  • 阮咸:音乐才子,改良了琵琶
  • 王戎:抠门富翁,算盘打得噼里啪啦

他们火到什么程度?当时连砍头的刽子手都成了嵇康的迷弟,行刑前求了幅字。

# 建安七子:曹操的文案团队

这伙人基本都在曹操手下打工,相当于曹氏集团的宣传部。要是搁现在,绝对个个都是百万粉的公众号大V。

七子名单要记牢:

1. 孔融:让梨那位,后来因为嘴太欠被曹操宰了

2. 陈琳:骂人专家,写过讨曹檄文把曹操头疼病骂好了

3. 王粲:记忆天才,围观别人下棋能把棋局复原

4. 徐干:佛系青年,就爱写写《中论》

5. 阮瑀:速记达人,曹操口述他能同步写成文章

6. 应玚:旅行博主,作品全是沿途见闻

7. 刘桢:直男癌晚期,因为直视曹丕老婆被发配

有个冷知识:他们其实互相看不顺眼,经常在文学沙龙上互怼。

# 饮中八仙:唐朝酒鬼图鉴

杜甫给这八位酒蒙子写过群像诗,相当于唐朝版的《醉酒实录》。注意啊,他们不是同时代的人,是被杜甫硬凑成团的。

八仙的醉酒名场面:

  • 贺知章:掉井里还在睡
  • 李琎:喝嗨了管皇帝叫"" 李适之:日费万钱搞酒局
  • 崔宗之:举杯望月装忧郁
  • 苏晋:吃斋念佛但戒不了酒
  • 李白:写诗必须喝一斗
  • 张旭:三杯下肚就裸奔题字
  • 焦遂:平时结巴,喝完酒变身演说家

最绝的是李白,传说他醉酒去捞月亮淹死的——这大概是最文艺的死法了。

# 自问自答环节

Q:为啥老是"七"啊"八"的?不能凑个整数吗?

A:古人就爱这个调调!"七"在传统文化里是个神奇数字(七星、七情啥的),""为了押韵顺口。就像现在说"天王"也不会硬改成"天王"对吧?

Q:这些雅称是怎么选出来的?

A:基本靠当时文人的朋友圈互推。比如竹林七贤是《世说新语》带货的,饮中八仙是杜甫带货的。要是当时有微博,估计天天上热搜。

Q:背这些有什么用?

现在刷短视频都能用上啊!看到古风美男弹琴可以刷"再世"遇到喝酒视频能评论"仙附体"文化人的阴阳怪气就是这么练成的。

# 小编说句实在话

这些雅称说到底就是古代的"设标签"像不像现在的高冷音乐人?阮籍是不是很像动辄"网抑云"文艺青年?李白的醉酒人设放今天绝对天天上热搜。所以别把这些想得多高深,就当在了解千年前的顶流爱豆,突然就觉得有意思了对吧?

上一篇:司马伦算皇帝吗,历史争议与合法性辨析

下一篇: 河南周口太康县到底穷不穷?真实情况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