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权臣桓温留下了哪些成语典故?

西晋时间:2025-10-05 11:16:25阅读:1

你知道吗?那个说出"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的东晋权臣桓温,居然给后世留下了这么多成语?就像现在新手如何快速涨粉一样,了解这些典故能让你在历史圈快速打开话题。

东晋权臣桓温留下了哪些成语典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话说桓温北伐时经过金城,看到自己年轻时种的柳树已经长到十围粗。他摸着树干感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树都长这么大了,人怎能不老?后来演变成"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段故事特别有意思:

  • 展现了桓温感性的一面
  • 反映了时光流逝的无奈
  • 成语至今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

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

这可能是桓温最著名的两句话了。当时他想废掉晋帝自立,犹豫不决时说出了这句千古名言:"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意思是如果不能流芳百世,那遗臭万年也行啊!

这两句话后来演变成:

  • 流芳百世:形容美名永远流传
  • 遗臭万年:形容恶名永远流传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

这是桓温原话的另一个版本。据说他北伐失败后心情郁闷,对手下说了这句话。充分展现了他极端自负又矛盾的性格。

自毁长城

这个成语虽然最早出自《宋书》,但典故与桓温有关。桓温为了独揽大权,迫害了当时的名将殷浩。后人用"自毁长城"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

扪虱而谈

这个典故记载桓温北伐时,王猛穿着粗布衣服来见他,一边捉虱子一边谈论天下大事。后来"扪虱而谈"人从容不迫、侃侃而谈的样子。

为什么桓温能留下这么多成语?

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原因很简单:

第一,桓温本身就是个充满戏剧性的人物。他是权臣,想篡位又不敢;是武将,北伐却屡屡失败。这种矛盾性格特别容易产生金句。

第二,他生活的东晋是个讲究清谈的时代,《世说新语》这类笔记小说最爱记录这种名人轶事。

第三,他那些话确实说到了人性痛处,比如对名利的渴望、对时光的感慨,所以特别容易流传。

这些成语现在还用吗?

当然用!虽然都是1600多年前的话了,但:

  • "芳百世"经常用在表彰场合
  • "臭万年"于批评文章
  • "树犹如此"在怀旧类文章中出现
  • "扪虱而谈"用得少些,但文化人还是知道的

小编观点

桓温这个人吧,虽然历史上评价褒贬不一,但他留下的这些成语倒是挺实用的。下次你想表达物是人非,就可以用"犹如此"想夸人功绩不朽,就说"芳百世"这些成语就像历史留给我们的彩蛋,让今天的表达更有文化底蕴。

上一篇:伪楚是否为朝代,历史定位的关键争议

下一篇:为何石崇难逃杀身之祸?四大致命教训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