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打东吴为啥死活不带诸葛亮?这波操作你看懂了吗

东晋时间:2025-10-08 12:31:10阅读:2

三国演义里有个特别让人挠头的剧情:关羽被东吴害死后,刘备带着几十万大军报仇,结果死活不带诸葛亮玩。你说奇怪不奇怪?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

 刘备打东吴为啥死活不带诸葛亮?这波操作你看懂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这事儿到底有多反常?

先说说当时的情况有多离谱:

  • 顶级军师在家抠脚:诸葛亮是谁啊?蜀汉的定海神针!结果这么重要的战役居然晾在成都
  • 老板亲自上阵:刘备当时都60岁了,按现在说该退休的年纪,非要自己带队
  • 阵容严重失衡:带的都是张飞、黄权这些猛将型人才,缺了最重要的智囊

说实话,这操作放在现代,就像公司要去谈个超级大单子,结果不带销售总监,让老板自己上,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对吧?

二、为啥会出现这种神操作?

1. 感情用事了兄弟

咱们得理解刘备当时的心态:

  • 兄弟情大过天:关羽跟他睡过一个被窝的交情,这仇必须报
  • 等不及开会讨论:诸葛亮肯定要分析利弊,但刘备觉得"不了那么久"- 面子问题:老大给兄弟报仇还要问军师?显得多没魄力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当时赵云劝他别打东吴,直接被晾一边。这说明啥?刘备已经上头了,谁劝跟谁急。

2. 权力平衡的考虑

从管理角度看:

  • 不能让诸葛亮一家独大:当时诸葛亮权力已经很大了,再立战功还得了?
  • 培养新人需要:刘备可能想给法正、李严这些人表现机会
  • 后方必须有人镇守:成都刚拿下没几年,确实需要个镇得住场子的

不过说真的,这个理由有点牵强。毕竟打赢了啥都好说,打输了...唉,后来果然翻车了。

三、诸葛亮自己咋想的?

虽然史书没明说,但咱们可以推测:

  • 劝不住干脆不劝:以诸葛亮的情商,知道老板铁了心就没必要硬刚
  • 留条后路:万一前线崩了,至少成都不至于完蛋
  • 避嫌:他跟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当官,这身份确实敏感

有个野史说诸葛亮其实写了封信劝刘备,结果刘备看完直接扔火盆里了。这事儿真假难说,但挺符合人物性格的。

四、要是带了诸葛亮会怎样?

咱们开个脑洞:

  • 可能根本打不起来:诸葛亮大概率会主张联吴抗曹
  • 就算打也会更稳妥:不会把军营连成一片让陆逊一把火烧光
  • 至少留个预备队:夷陵之战败得太彻底,有诸葛亮在应该会留后手

不过话说回来,历史没有如果。这场败仗直接导致蜀汉元气大伤,诸葛亮后来北伐困难重重,跟这次失利有很大关系。

五、现代职场启示录

这事儿放在今天也挺有教育意义的:

  • 再大的领导也不能感情用事:刘备这波纯属情绪化管理反面教材
  •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打仗不带军师就像开公司不带财务总监
  • 留有余地很重要:刘备把家底全押上,结果赔得裤衩都不剩

我认识个创业老板,跟刘备一个毛病,有次跟客户吵架非要亲自上阵谈判,结果把五年老客户谈崩了。后来他跟我说:"早知道该带销售总监去的"你看看,这教训多深刻。

个人观点时间

要我说啊,刘备这事儿办得确实不地道。你说你一个当老板的,放着顶级人才不用,非要自己逞能,结果把公司带沟里去了。诸葛亮也是真不容易,明明知道要坏事,还得给老板擦屁股。

不过话又说回来,正是这种有血有肉的决定,才让历史人物显得真实。刘备要不是这么重情义,可能也成不了大事。只是代价实在太大了点,你们觉得呢?

上一篇:王敦和王羲之的恩怨到底咋回事

下一篇:唐朝灭亡后的朝代更迭,五代十国如何开启乱世,宋朝如何终结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