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伐吴为何偏偏不带诸葛亮?
你知道吗?三国时期有个让人挠头的谜题:刘备倾全国之力攻打东吴为关羽报仇,却把最聪明的诸葛亮留在成都看家。这就好比新手如何快速涨粉却不用短视频平台一样离谱——明明手里有王炸,为啥非要憋着不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先说说当时的背景有多糟糕
公元221年,关羽刚被东吴砍了脑袋,张飞又被手下暗杀。刘备这时候就像个火药桶,谁劝跟谁急。但问题是:
- 蜀汉刚建国没几年,家底薄得像张纸
- 北方曹魏随时可能捅刀子
- 南方少数民族还在闹腾
诸葛亮当时在干嘛?他正忙着:
1. 制定《蜀科》搞法治建设
2. 开发都江堰水利工程
3. 训练新兵筹备北伐
# 三大真实原因揭秘
原因一:老板和CEO必须留一个看家
想象你是刘备:全公司精英都带出去打架,万一老巢被人端了咋办?诸葛亮相当于蜀汉集团的CFO+COO,得留着:
- 管钱粮后勤
- 防曹魏偷袭
- 镇住益州本土派
(这里插个冷知识:后来诸葛亮北伐时,每次都必须留蒋琬/董允守成都,同一个道理)
原因二:诸葛亮自己也不想趟浑水
翻翻《三国志》会发现个细节:诸葛亮从头到尾没劝过刘备别打东吴。为啥?因为:
- 他清楚劝不住暴怒的老板
- 伐吴违背"联吴抗曹"战略
- 打输了背锅,打赢了功高震主
原因三:刘备故意搞权力制衡
看看带的都是谁:冯习、张南、傅彤...全是二三线将领。明显在:
- 避免诸葛亮系将领坐大
- 培养自己的嫡系班子
- 为刘禅接班铺路
# 关键问答环节
Q:不是说"如鱼得水"吗?为啥关键时刻不用诸葛亮?
A:再甜的蜜月期也得面对现实。当时情况是:
- 刘备61岁,诸葛亮40岁
- 一个要报仇,一个想治国
- 就像老父亲非要赌气,儿子拦不住只能善后
Q:如果带了诸葛亮会怎样?
大概率两种结果:
1. 劝住刘备避免夷陵惨败
2. 就算打了也能及时止损
但历史没有如果啊...
# 血淋淋的后果证明一切
后来发生的事情啪啪打脸:
- 被陆逊火烧连营
- 蜀汉精锐全军覆没
- 刘备气得病死在白帝城
反观诸葛亮在后方:
- 稳住物价没崩盘
- 平定南中叛乱
- 为北伐存下老本
这波操作就像玩《三国志》游戏:你控制刘备带全部武将领兵出征,结果发现城里没留人,回头一看资源被偷光了,叛乱四起,直接GG。
小编觉得啊,刘备这个决定像极了职场里那些赌气的中年领导——明明有更优解,偏要为了面子硬刚,最后坑了整个团队。诸葛亮后来在《出师表》里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估计心里早骂了八百遍街...
猜你喜欢
- 八王之乱里真的一个好人也没有吗?2025-10-11
- 王敦是个怎么样的人,权臣还是叛将,历史如何评价王敦2025-10-11
- 为何卢谌不救刘琨_揭秘1600年前的政治困局2025-10-11
- 战山为王是什么动物_揭秘山地霸主生存法则2025-10-11
- 三国奇才谁更高,唯一超越诸葛亮的是谁,历史谜题揭晓2025-10-11
- 太平军为何在三河之战中惨败?2025-10-11
- 东晋都城之谜:建康城如何奠定南朝400年基业2025-10-10
- 司马炎建立的西晋究竟被谁推翻2025-10-10
- 杜甫的跌宕人生与诗歌之路2025-10-10
- 司马炎和他的后代们:一部充满狗血的皇族家谱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