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为什么斗不过诸葛亮?

东晋时间:2025-10-10 12:21:40阅读:2

你知道三国时期蜀汉内部最大的权力斗争是谁和谁吗?就是李严和诸葛亮这场暗战。很多新手小白刚接触三国这段历史时,都会纳闷:李严明明也是托孤大臣,怎么就被诸葛亮轻松拿捏了呢?今天咱们就用最直白的大白话,掰开揉碎了讲讲这段故事。

李严为什么斗不过诸葛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严和诸葛亮的关系,说白了就是职场里的二把手想挑战一把手。咱先看看两人的基础配置:

诸葛亮的优势:

  • 刘备死前明确说"之如父"给足了权威
  • 长期掌握蜀汉军政实权,根基深厚
  • 北伐大旗在手,政治正确拉满
  • 性格谨慎,做事滴水不漏

李严的短板:

  • 虽然同为托孤大臣,但更像是个备胎
  • 主要管后勤粮草,没实际军权
  • 政治敏感度差,总在错误时间搞事情
  • 性格耿直,玩不过套路

最致命的是,李严犯了个职场大忌——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公元231年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在前线打得正嗨,李严负责的运粮队因为下雨延误。这老哥不赶紧想办法补救,反而耍了个骚操作:先假传圣旨让诸葛亮撤军,等诸葛亮真撤了,他又装傻说"粮草很充足啊你咋回来了"诸葛亮可不是吃素的,反手就是一套组合拳:

1. 当场拿出往来书信对质

2. 动员满朝文武站队

3. 把事件定性为"欺君误国"这一套下来,李严直接凉凉,被废为庶民。你说他冤不冤?其实也不全冤。看看他这些年干的蠢事:

李严的三大作死行为

  • 曾经要求划五个郡成立巴州,自己想当刺史(明目张胆要地盘)
  • 劝诸葛亮受九锡(这玩意相当于让诸葛亮篡位)
  • 北伐关键时期谎报军情(触及底线了)

反观诸葛亮,收拾李严的手段那叫一个漂亮。没有暴跳如雷,没有刀光剑影,就用规章制度堂堂正正把你办了。这种降维打击,就像资深程序员用代码规范怼哭野路子码农,你还挑不出毛病。

可能有同学要问:为啥刘备要安排李严制衡诸葛亮?这里就得说刘备的帝王心术了。老板留个备胎牵制一把手很正常,问题是李严这备胎质量太差——要能力有能力(指拖后腿的能力),要情商有情商(指负分的情商)。

最讽刺的是,诸葛亮死后李严居然绝望到发病而死。为啥?因为他知道满朝文武只有诸葛亮可能重新启用他,其他人都把他当危险分子。这就像被开除的员工突然发现,全行业只有前老板可能给他工作机会...

其实李严的故事特别适合给职场新人看。它告诉我们:

  • 没那个智商别玩办公室政治
  • 关键时刻别作死
  • 跟顶尖高手过招要认清自己斤两

诸葛亮收拾李严的过程,简直就是教科书级的职场危机公关案例。人家不用阴谋诡计,就光明正大用你的失误做文章,让你死得明明白白。这种段位差距,就像青铜选手非要单挑王者,不被吊打才怪。

所以啊,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小心思都是白给。李严输得不冤,诸葛亮赢得应该。这事儿搁现在,估计能上热搜:#某企业高管作死实录#、#论跟对老板的重要性#...(笑)

上一篇:为何书法难精进_王羲之入木三分秘诀省3年苦练

下一篇:中国古代五大之治的兴衰密码,为何文景与开元能成盛世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