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五大叛徒的下场:背叛者最终难逃宿命

东晋时间:2025-10-12 10:40:57阅读:1

开头:忠诚与背叛的永恒话题

你知道吗?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有人靠忠诚名垂青史,也有人因背叛遗臭万年。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三国里五个著名叛徒的故事——看看他们为啥要叛变,最后又落得什么下场。说实话,这些故事比现在的宫斗剧精彩多了,而且还能给人不少启发呢!

 三国五大叛徒的下场:背叛者最终难逃宿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吕布:三姓家奴的悲剧轮回

要说三国第一叛徒,吕布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这位"飞将"的职业生涯简直就是在不断跳槽:

  • 先认丁原当干爹,结果为了一匹赤兔马就杀了丁原
  • 又认董卓当干爹,后来为了貂蝉又杀了董卓
  • 投奔刘备后反而抢了人家徐州

关键转折:曹操抓住吕布时,刘备一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直接要了他的命。你看,背叛成性的人,最后谁都不敢收留啊。

个人觉得,吕布的悲剧在于把背叛当成了习惯。武力值再高,没有诚信也白搭。

孟达:反复横跳的投机分子

这位老兄的履历表也够复杂的:

  • 先跟刘璋混
  • 投靠刘备
  • 又背叛刘备投靠曹操
  • 最后又想跳回蜀汉

戏剧性结局:就在他准备再次叛魏归蜀时,司马懿八天急行军一千二百里,直接把他给收拾了。这事儿告诉我们:在职场反复跳槽风险很大,搞不好就把自己玩进去了。

糜芳:最让人意外的叛徒

作为刘备的小舅子,糜芳的叛变最让人想不通:

  • 跟着刘备吃苦几十年
  • 却在关羽最需要支援时投降东吴
  • 导致关羽兵败身亡

后果很严重:虽然在东吴混了个官当,但被东吴人也看不起,最后郁郁而终。要我说啊,亲戚关系也架不住人性考验,关键时刻才能看出真性情。

傅士仁:连锁反应的始作俑者

这位和糜芳是一对儿"难兄难弟":

  • 和糜芳一起守荆州
  • 一起投降东吴
  • 间接害死关羽

历史评价:在《三国志》里连单独传记都没混上,可见叛徒的下场有多惨。有时候一念之差,就会让自己在史书上留下污点。

魏延:争议最大的"叛徒"魏延算不算叛徒,历来有争议:

  • 诸葛亮死后不听调令
  • 和杨仪内斗
  • 被马岱斩杀

有意思的是:现在很多学者认为魏延可能被冤枉了。你看,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说不清,站错队可能比真叛变更可怕。

个人观点时间

看完这些故事,你会发现三国时代的背叛有几个共同点:

1. 短期看可能得利,长期看必然吃亏

2. 叛徒往往高估自己,低估对手

3. 在那个讲究忠义的时代,背叛的代价特别大

其实放到现在也一样,在职场上频繁跳槽、在朋友间两面三刀的人,最后往往混得不太好。三国这些故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可能就是:做人还是要有点底线,有些事真的不能做。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要是吕布能老老实实跟一个主公干到底,三国历史会不会不一样?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啊!

上一篇:战国七雄兵力之谜:谁曾拥兵百万?

下一篇:潘安是哪个朝代?3分钟读懂西晋第一美男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