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让刘备三顾茅庐找诸葛亮?
你知道吗?三国演义里最著名的"顾茅庐"故事,看似是刘备主动去找诸葛亮,但其实背后有高人指点。就像现在很多新人想学"如何快速涨粉",都得有人带路才行。那到底是谁在背后推了刘备一把?
刘备当时的处境有多惨?
咱们先说说刘备当时的处境。这位"刘皇叔"是汉室宗亲,但混得那叫一个惨啊:
- 40多岁还在到处流浪
- 手下就关张两员大将
- 连个固定的地盘都没有
- 被曹操追着打
说白了就是个"军阀"找个靠谱的军师。但问题是,当时天下人才那么多,为啥非要找诸葛亮呢?
徐庶的神助攻
这里就要说到关键人物徐庶了。这位原本是刘备的军师,干得还不错。但后来曹操使坏,把徐庶的老妈抓了当人质。徐庶是个孝子啊,只能含泪跳槽。
但徐庶临走前做了件大事:
1. 先跟刘备打包票:"我虽然要走,但给您推荐个更厉害的"2. 然后隆重推出诸葛亮:"龙先生可比我能耐大多了"3. 还特意强调:"得您亲自去请,派个小弟去可不行"要不是徐庶这一手,刘备可能根本不会知道诸葛亮这号人物。你想啊,当时诸葛亮才26岁,又没工作经验,整天在乡下种地,谁会注意他?
司马徽的"神预言"徐庶,还有个叫司马徽的高人也起了关键作用。这人外号"镜先生"给人看相算命。
刘备去找他咨询时,司马徽说了两句话特别重要:
- "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读书人都是俗人,真正的高人在卧龙岗"这话等于直接给诸葛亮打广告啊!你想,连水镜先生都说厉害的人,那能是一般人吗?
- 试探刘备的诚意
- 抬高自己的身价
- 观察天下形势
- 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 得有人引荐(就像徐庶)
- 得有人背书(就像司马徽)
- 自己得够执着(三顾茅庐的精神)
刘备的心理变化
其实刘备一开始也没太当回事。他派人去请诸葛亮,结果人家不在家。要搁一般人可能就算了,但刘备为啥非要"三顾茅庐"?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
1. 徐庶和司马徽把诸葛亮的"人设"立得太好了
2. 刘备实在走投无路,死马当活马医
3. 当时确实没啥更好的人选了
说白了就是被逼到绝路,只能赌一把。就像现在很多人创业,明知道可能失败也得硬着头皮上。
诸葛亮为啥要摆架子?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诸葛亮为啥非要让刘备跑三趟?直接见面不行吗?
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
你想啊,要是随随便便就出山,那还显得多没面子?这就跟现在某些专家一个道理,越难请越显得厉害。
到底谁才是关键人物?
回到最初的问题:到底是谁让刘备去找诸葛亮的?
要我说啊,这是个"组合拳"1. 徐庶的强力推荐(80%功劳)
2. 司马徽的神助攻(15%功劳)
3. 刘备自己的困境(5%功劳)
没有徐庶临走前的那番话,刘备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诸葛亮是谁。就算知道了,没有司马徽的背书,估计也不会那么重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啥?
现在很多人都在研究"如何快速涨粉"跟刘备找军师一个道理:
小编觉得啊,这世上很多事都是这样,光有能力不行,还得有人帮你"抬轿子"要是没这两个贵人相助,可能真就在乡下种一辈子地了。所以啊,做人要懂得感恩,关键时刻帮你的人,那才是真贵人。
猜你喜欢
- 司马昭杀小沅是司马懿指使的吗2025-10-13
- 为何嵇康难逃死劫_从司法判例看魏晋名士困局2025-10-13
- 少康与杜康有何渊源_一文厘清3000年酿酒迷思2025-10-13
- 石崇炫富丧命:古代富豪的致命教训2025-10-13
- 到底是谁让刘备三顾茅庐找诸葛亮?2025-10-13
- 历史迷必看:东晋VS北魏时间线全解析_省80%查证时间2025-10-13
- 仓慈死后敦煌落入谁之手?2025-10-13
- 羌族如今属于哪个民族?一篇说透的科普文2025-10-13
- 司马炎、杨艳和胡芳谁更厉害2025-10-13
- 2025全国姓氏人口排行榜解析,谁是中国第一大姓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