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24功臣排名全解析:谁才是汉朝第一开国元勋

西晋时间:2025-10-14 00:48:22阅读:3

想知道一个街头混混出身的刘邦,凭什么能打败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吗?关键就在他身边那群能人异士。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刘邦手下最牛的24个功臣,看看这些狠人都是怎么帮老刘打天下的。

刘邦24功臣排名全解析:谁才是汉朝第一开国元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功臣排名是怎么来的?

首先得搞清楚,这个排名不是随便排的。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让大臣们公开讨论,根据每个人的战功大小、贡献多少排出来的。说白了就是论功行赏,谁出力多谁排前面。

这个名单刻在未央宫的"榜",相当于汉朝开国元勋的光荣榜。排名靠前的不仅能封侯拜相,子孙后代还能享受特权,你说重要不重要?

前五名都是谁?

第一名萧何:这个必须重点说。很多人以为打仗的将军功劳最大,结果排第一的居然是管后勤的萧何。为啥?你想啊,打仗不光靠武将冲锋陷阵,粮草、兵源、物资哪个不要命?萧何就是刘邦的"管家"把根据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刘邦自己也说:"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第二名曹参:这位可是实打实的战将,跟着刘邦从沛县起义就开始了,大大小小打了70多场仗。最厉害的是在垓下之战中,他带着部队包抄项羽,直接决定了战局。不过有意思的是,他当丞相后完全照搬萧何的政策,留下了"规曹随"的典故。

第三名张良:说到谋士,张良绝对是最聪明的那个。鸿门宴上救刘邦、劝刘邦烧栈道迷惑项羽、建议定都关中...每次关键决策都有他的影子。这哥们儿后来功成身退,专心研究黄老之学,活得特别通透。

第四名周勃:老实巴交的武将,可能名气不如韩信大,但绝对靠谱。最牛的是后来平定诸吕之乱,保住了刘家江山。他儿子周亚夫也是名将,父子俩都很硬核。

第五名樊哙:刘邦的老乡兼连襟,鸿门宴上瞪着眼睛吃生肉的猛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刘邦忠心耿耿,每次打仗都冲在最前面。

韩信为啥只排21名?

看到这儿你可能要问:战神韩信怎么没进前五?这不科学啊!确实,要论打仗,韩信绝对是天花板级别的人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这些经典战役都是他打的。

但排名不光看军功,还得看政治表现。韩信这人吧,军事天才但政治敏感度差点意思。先是讨要假齐王惹刘邦不高兴,后来又有点摇摆不定,最后还涉嫌谋反...所以只能排到第21位。这也告诉我们,在职场上光有能力不行,还得会做人啊!

其他值得说道的人物

* 陈平:排在第47位(不在24功臣之列),但这哥们儿特别有意思。专门出阴招,离间项羽和范增、解白登之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王"* 夏侯婴:刘邦的专职司机(太仆),多次救刘邦性命,包括著名的"子下车"事件。

* 郦商:原本是项羽部下,投降后表现突出,说明刘邦用人确实不拘一格。

排名背后的门道

仔细琢磨这个排名,能发现几个规律:

1. 老乡优势明显:沛县出来的老兄弟基本都排名靠前,比如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

2. 综合能力更重要:单纯会打仗不如又会打仗又会治国的。

3. 忠诚度很关键:像韩信这样能力超强但忠诚度存疑的,排名就会受影响。

个人观点

我觉得这个排名总体上还算公平。萧何排第一可能有人不服,但想想看,没有稳定的后勤支援,前线将士再勇猛也白搭。就像现在创业,光有销售猛将不够,还得有靠谱的财务、人事、行政支持。

不过要说最可惜的还是韩信,军事才能绝对可以进前三,但性格决定命运啊。这也给我们提个醒:能力重要,情商同样重要,特别是在团队合作中。

刘邦这套论功行赏的办法确实高明,既给了功臣应有的荣誉,又通过排名暗示了朝廷的态度。后来汉武帝搞的"推恩令"也是这个思路——既要奖励功臣,又要防止他们势力太大威胁皇权。

最后说句实在话,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都不是简单人物。咱们现在看这个排名,就当是了解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顺便学点为人处世的道理。你说是不是?

上一篇:为何桓温大丈夫不能流芳千古_从权谋到史观的千年争议

下一篇:学而思张华老师到底有啥特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