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必考重点句子解析,考试高频考点精讲,文言文核心背诵指南

西晋时间:2025-10-14 20:45:16阅读:1

为什么《出师表》成为必考篇目?

《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北伐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凝聚了忠臣之心与治国智慧。其文学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

  • 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诸葛亮"鞠躬尽瘁"赤诚
  • 结构严谨:采用总分总模式,逻辑清晰
  • 语言精炼:骈散结合,典故运用恰到好处

考试常考其思想内涵与语言特色,因此掌握重点句子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必背重点句子分类解析

# 一、治国理政核心句

1. "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对比手法突出用人标准
  • "兴隆""颓"形成强烈反差

2.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强调法治公平原则
  • "一体"政治统一性

# 二、个人情感表达句

1.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对仗工整,凸显历史背景
  • 考试常考句式仿写

2.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 ""辞的典型用例
  • 动词"攘除"重点记忆

# 三、历史典故引用句

1.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三顾茅庐"出处
  • 考试常考典故填空题

2. "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 "死节"士人气节
  • 古今异义词重点考察

高频考点对比分析

句子类型考察频率常见题型备考建议
治国谏言类★★★★★翻译、理解熟记"亲贤远佞"核心句
情感抒发类★★★★默写、赏析注意谦辞与特殊句式
典故运用类★★★填空、解释掌握5个以上关键典故

如何高效记忆这些句子?

分步骤记忆法效果最佳:

1. 先理解句子历史背景

2. 拆解文言特殊句式

3. 建立句子间的逻辑关联

4. 通过情景模拟加深印象

例如记忆"全性命于乱世"时,可联想诸葛亮在荆州避难的历史场景,将抽象文字转化为具体画面。

考试命题规律揭秘

近五年考题数据显示:

  • 句子翻译题占比42%
  • 思想内涵分析题占比31%
  • 艺术特色鉴赏题占比27%

特别要注意的是,"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类总结性句子,在理解题中出现频率极高。

易错点预警

考生常在这些方面失分:

  • 将"卑鄙"现代贬义
  • "涕零"译为"" "夙夜忧叹"状语后置句式分析错误
  • "效"多义性辨析不清

建议建立错题本专门记录这些易混淆点。

进阶学习建议

对于学有余力的考生,可以深入探究:

  • 《出师表》与《后出师表》的异同
  • 诸葛亮其他作品中的语言风格
  • 蜀汉政权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

真正理解文本需要跳出字句层面,从历史宏观角度把握三国鼎立格局下的文人情怀。

文言文学习不能止于应试,这些经典语句承载的忠义精神与政治智慧,对现代人立身处世仍有深刻启示。当我们读到"尽瘁,死而后已"时,应当思考这种责任担当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五鼠遁口诀表到底怎么用才不踩坑?

下一篇:谢安与王羲之:东晋名士的传奇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