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小白也能看懂的十七帖原文与译文全解析

东晋时间:2025-10-16 16:58:04阅读:2

你知道吗?中国书法史上有个"中之王"连王羲之自己写完都觉得特别满意——这就是著名的《十七帖》。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套书法瑰宝到底写了啥,为啥能火1500多年。

书法小白也能看懂的十七帖原文与译文全解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十七帖到底是啥来头?

简单来说,这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一堆信。东晋时期没微信也没快递,大书法家只能靠写信唠嗑。后来有人把这些信整理成册,刚好十七封,就叫《十七帖》了。注意啊,这些可都是王羲之亲笔写的草书,现在真迹早就没了,现存都是唐代的摹本。

有个冷知识:这些信里最长的不超过100字,最短才十几个字。但每个字都值一套房你信不信?2010年拍卖会上,十七帖的宋代拓本拍出了4000多万人民币。

为什么非学十七帖不可?

* 草书入门必修课:就像学钢琴要弹车尔尼,学书法绕不开十七帖

* 字字都是表情包:王羲之把日常问候写出了艺术感

* 史上最牛笔法教科书:后世书法家临摹了上千年还没学完

重点篇目逐句拆解

# 第一帖《郗司马帖》

原文: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 即日得足下书为慰 先书以具示复数字

翻译:十七号给郗司马的信还没寄出,今天就收到你的信特别开心。之前写的信里已经说清楚了,这里就简单回复几个字。

看点:开头"十"像跳舞的小人,七个笔画一气呵成。王羲之写信跟现代人发微信似的,有种"巧了我也正想找你"既视感。

# 最著名的《积雪凝寒帖》

原文:计与足下别廿六年 虽时书问 不解阔怀 省足下先后二书 但增叹慨 顷积雪凝寒 五十年中所无

翻译:算算和您分别二十六年了,虽然时常通信,还是难解思念。看了您前后两封信,只能叹息感慨。最近积雪严寒,是五十年来最冷的天气。

个人体会:这段特别打动我。想象下,公元4世纪没暖气没羽绒服,老艺术家冻得手抖还在坚持写信,最后还成就了书法经典。现在人天冷连微信都懒得回,惭愧不?

现代人该怎么学?

1. 先当段子看:把这些信当古人朋友圈,理解内容再临摹

2. 重点突破法

  • 新手建议先练《逸民帖》里的""
  • 中级可以挑战《七十帖》的连绵笔画
  • 高手试试《讲堂帖》的章法布局

    3. 工具选择:建议用兼毫笔,七分熟宣纸。别一上来就学人家用秃笔,毕竟咱不是王羲之

最近有个有趣现象:短视频平台上有博主用十七帖内容写情书,据说成功率特别高。想想也是,用一千六百年前的文笔表白,这逼格直接拉满对吧?

关于临摹有个误区要提醒:很多人觉得草书就是乱写。其实十七帖每个字都有严格法度,就像爵士乐看着自由,其实每个音符都有讲究。建议初学者先用红笔画出字的重心线,你会发现王羲之的字就像跳舞的精灵,看似随意其实特别稳当。

看完全文你可能发现了,十七帖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既是顶级艺术品,又是鲜活的生活记录。下次在博物馆看到这些字帖,记得它们不只是展柜里的文物,更是一个话痨书法家的真实人生片段。要我说啊,能把日常琐事写成传世经典,这才是真本事。

上一篇:后废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下一篇:为什么说泗水之战和淝水之战改变了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