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权臣桓温到底有多狂?

东晋时间:2025-10-17 17:24:30阅读:8

你知道吗?中国历史上有个将军打仗打到一半突然对着大树痛哭流涕,还有个权臣临死前非要皇帝给他行大礼。这些听起来像段子的故事,都发生在东晋权臣桓温身上。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连新手小白都能看懂的桓温三大名场面,顺便探讨下"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千古难题。

东晋权臣桓温到底有多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第一幕:北伐看到老柳树突然破防

桓温这辈子干得最勤快的事就是北伐,总共搞了三次。最出名的是第三次北伐打到前燕那回,故事就发生在他撤退路上。

那天部队走到金城(今江苏句容),桓温突然看到自己三十多年前当琅琊太守时种的柳树。好家伙,当年小树苗现在都十围粗了!这位杀伐决断的大将军当场破防,摸着树干哭得稀里哗啦:"犹如此,人何以堪!"——树都老成这样了,人还能不老吗?

这里藏着三个重点:

  • 当时桓温已经五十多岁,北伐又没成功,心里憋屈
  • 魏晋时期文人就爱搞这种"睹物伤情"艺术
  • 成语"犹如此"这儿来的

你说他是不是戏精?但换个角度想,再厉害的枭雄也扛不住岁月这把杀猪刀啊。

# 第二幕:朝堂上公开diss皇帝祖宗

桓温晚年想学曹操搞加九锡,特意派谋士郗超去探口风。结果谢安、王坦之这些世家大族天天打太极,把老桓急得够呛。

有一次团建活动,群臣路过晋明帝陵。桓温突然开始表演:"知道不?明帝当年可是抓着我的手说'我家基业就靠你了'!"还没完,他接着放狠话:"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划重点时间:

  • 加九锡是权臣篡位的标准流程
  • 明帝遗嘱这事根本死无对证
  • 后半句狠话成了千古名言

这不就是公开威胁吗?但你说他蠢吧,人家偏偏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比那些伪君子强多了。

# 第三幕:临死还要过把皇帝瘾

公元373年,桓温病得要死还不消停。这时候东晋皇帝是10岁的司马曜,桓温给朝廷递报告:我要"假黄钺、加羽葆鼓吹"这些可都是皇帝才能用的仪仗!

更绝的是他还要"剑六十人"——就是出门得有六十个带剑武士开道。朝廷哪敢说不啊,全部照办。结果册封使者刚到,桓温就咽气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死亡套餐包括:

  • 假黄钺:代表能代表皇帝砍人
  • 羽葆鼓吹:皇帝专车同款皮肤
  • 班剑六十人:超规格安保团队

这操作把"要面子"到极致了,但你说他图啥呢?可能就想在闭眼前体验下当皇帝的感觉吧。

# 自问自答环节

Q:桓温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A:这事吵了一千多年也没定论。你看他:

  • 忠臣证据:三次北伐想恢复中原,确实干活了
  • 奸臣证据:欺负孤儿寡母,还想逼朝廷加九锡

Q:那个"芳遗臭"论怎么理解?

A:简单说就是"夸我就骂我,别把我当透明人"现在某些网红炒作套路,早被桓温玩明白了。

Q:为什么他种柳树要哭?

A:魏晋名士都这德行!参考曹操"对酒当歌"、阮籍"穷途之哭"流行这种忧郁大叔人设。

# 小编拍砖

看桓温就像看榴莲——有人觉得他是心怀天下的悲情英雄,有人觉得他就是个戏精权臣。但有一点不能否认:这哥们活得太真实了,想篡位都写在脸上,比那些背后捅刀子的伪君子可爱多了。要说有什么启示...大概就是做人可以狂,但别像他这样狂得半途而废吧。

上一篇:阮籍最有名的诗是哪首,竹林七贤的文学密码

下一篇:司马师和司马昭谁更厉害?兄弟俩的权谋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