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铸就伟大,生命谱写永恒,一位逝者的光辉岁月

西晋时间:2025-10-19 15:15:06阅读:3

童年与成长:坚韧品格的萌芽

1938年出生于山东农村的王志远先生,自幼家境贫寒。"饥饿是最好的老师",他常这样回忆童年。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他形成了三个受益终身的品质:

平凡铸就伟大,生命谱写永恒,一位逝者的光辉岁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珍惜每一粒粮食的节俭习惯
  • 面对困难永不言弃的坚韧性格
  • 对知识如饥似渴的求学精神

为什么这些品质如此重要?因为在那个动荡年代,正是这些特质让他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学业跨越——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省立师范。

教育生涯:春风化雨四十载

1960年,王志远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在乡村小学的煤油灯下,他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教学记录:

  • 连续20年带毕业班,升学率保持100%
  • 自创"教学法"全省推广
  • 资助27名贫困生完成学业

"教书不是职业,而是使命"——这是他挂在办公室墙上的手书条幅。1985年那场暴雨中,他背着学生蹚过齐腰深的洪水,自己却因肺炎住院两周的故事,至今仍在当地流传。

家庭生活:铁汉柔情的另一面

在子女记忆中,王志远是严父更是慈父。他坚持三个家庭教育原则:

1. 品德重于分数

2. 实践胜过说教

3. 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每个周日雷打不动的家庭读书会,他带着孩子们读《史记》、讲《论语》。大女儿回忆:"教会我们,真正的富有不是银行存款,而是精神世界的丰盈。"### 晚年时光:永不熄灭的烛光

退休后的王志远更忙碌了。社区义务辅导员、老年大学讲师、地方志编撰顾问...72岁那年,他开始自学电脑,说要"时代步伐""的只是身体,不是心灵"——这句话成为老年大学的校训。

2019年冬天,81岁的他在批改完最后一份社区孩子的作文后安详离世。书桌上摊开的笔记本写着:"就是点燃心灯,一盏灯可以照亮千万盏灯。"王志远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平凡中的伟大。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无数被他点亮的人生,正在将这份光明继续传递。教育的真谛,或许就在这润物无声的传承之间。

上一篇:邙山之战究竟发生过几次?

下一篇:司马炎为何传位傻儿子,权力与家族的两难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