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名将桓温谢玄到底有多厉害?
话说你听说过"淝水之战"吗?就是那个八万打八十万还能赢的神仙仗。要是没听过也别慌,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场仗背后的两个关键人物——桓温和谢玄。顺便说一句,就像现在新手如何快速涨粉要找到对的方法一样,打仗也得找对将领才行啊。
两位大佬的职场简历
先来看看这两位的基本情况。桓温,字元子,标准的官二代加军二代。他爹是征西大将军桓彝,属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那种。谢玄呢,字幼度,谢家的公子哥,就是那个"旧时王谢堂前燕"里的谢家。
桓温的三大战绩:
- 灭成汉:带着万把人就把蜀地给打下来了
- 三次北伐:虽然最后没成功,但把前秦打得够呛
- 掌控朝政:差点就当上皇帝了
谢玄的成名作:
- 组建北府兵:相当于东晋的特种部队
- 淝水之战:带着八万人干翻前秦八十万大军
- 北伐收复失地:把黄河以南都打回来了
性格决定命运
这俩人性格差别可大了去了。桓温属于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类型,特别狂。有次他摸着枕头说:"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听听,多霸气。
谢玄就完全不一样,特别低调。打赢淝水之战这么大的功劳,人家说都是将士们的功劳。这种性格差异也决定了他们最后的结局。
权力游戏玩得6
桓温绝对是权力场上的老狐狸。他靠军功上位,把持朝政几十年,连皇帝都得看他脸色。最牛的是,他想让朝廷给他加九锡(就是当皇帝的前奏),结果被谢安他们硬是给拖黄了。
谢玄虽然也掌兵权,但更像是个职业经理人。打好仗就交权,从不贪恋权位。这种分寸感在当时的权贵里可太少见了。
打仗风格大不同
说到打仗,这俩人风格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桓温喜欢搞大场面,动不动就几万人出征,排场特别大。但问题是有时候太注重形式,反而错过了战机。
谢玄就务实多了。他组建的北府兵都是精兵强将,讲究以少胜多。淝水之战就是典型例子,八万人愣是把苻坚的八十万大军给打趴下了。这种打法特别符合现在"打击"的军事理念。
为啥谢玄能打赢淝水之战?
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关键就三点:
1. 情报工作做得好:早就摸清了前秦军队的虚实
2. 心理战玩得溜:让前秦军队自己先乱了阵脚
3. 特种部队够硬核:北府兵的单兵素质碾压对手
桓温为啥没能当上皇帝?
这个嘛...首先是他太着急了。加九锡这种事得慢慢来,他非要硬来。其次是他低估了以谢安为首的士族力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死得太早了,59岁就挂了,根本没等到机会。
两位的最终结局
桓温临死前还想让儿子接班,结果被谢安他们一顿操作,权力都被分散了。死后还被追贬为宣城公,挺惨的。
谢玄就比较圆满了。虽然也只活了46岁,但生前该有的荣誉都有了,死后还被追赠车骑将军,谥号"武"子孙也都挺有出息。
现在明白为啥说"时王谢堂前燕"?像谢家这样的豪门,出个谢玄这样的名将真不是偶然。而桓温这样的枭雄,说到底还是棋差一招啊。
猜你喜欢
- 杜预为啥被叫做王将军的来龙去脉2025-10-26
- 治军武将选择机制解析,武将获取途径深度剖析2025-10-26
- 北魏均田制的核心目的解析,土地政策如何重塑社会经济2025-10-26
- 王浚在三国时期的军事谋略,西晋灭吴的关键人物2025-10-26
- 王导和王祥到底啥关系?这段历史你得知道2025-10-26
- 北宋灭亡包拯去向成谜,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2025-10-26
- 曹冲能斗得过司马懿吗?2025-10-26
- 为何北宋北伐屡战屡败_解密军事困局与燕云十六州执念2025-10-26
- 东晋名将桓温谢玄到底有多厉害?2025-10-26
- 澜被司马懿囚禁的真相到底是什么?2025-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