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将士为何拼死也要回到玉门关?

西晋时间:2025-10-27 04:30:57阅读:4

你知道在两千年前的沙漠里,一支汉朝军队被几万匈奴人围困,最后只剩十三个人活着回来是什么概念吗?这事儿比现在什么"如何快速涨粉"刺激多了。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被称为"将士归玉门"史诗级求生故事。

十三将士为何拼死也要回到玉门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耿恭和他的兄弟们

公元75年,东汉在西域设了个据点叫疏勒城,耿恭带着几百号人守在那儿。结果匈奴人带着两万大军杀过来,直接把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你想想,几百对两万,这仗怎么打?

但耿恭这哥们儿硬是扛住了,他们做了几件特别狠的事:

  • 把箭头涂上毒药,中箭的匈奴人伤口溃烂
  • 趁着下雨收集城里的雨水
  • 把皮甲和弓弦煮了当饭吃

最绝的是匈奴人劝降时,耿恭当着全军的面把劝降使者宰了,还架在城头上烤着吃——这就是著名的"饥餐胡虏肉"的出处。

援军到底来不来?

这时候问题来了:朝廷知不知道他们被围?知道了会不会救?其实朝廷那边也乱得很,刚换了皇帝,西域都护陈睦已经战死了,很多人都觉得疏勒城早没了。

但司徒鲍昱力排众议:"现在把人扔那儿不管,以后谁还敢给大汉卖命?"这才派了七千援军出发。等援军到柳中城时,发现另一支汉军已经全军覆没,就剩关宠几个将领还在死守。

最后的十三勇士

等援军终于杀到疏勒城,你猜怎么着?耿恭他们只剩二十六个人了。撤退路上又遇到匈奴追杀,等走到玉门关时,就剩十三个人,个个衣衫褴褛、形销骨立。

玉门关守将亲自给这十三人沐浴更衣——注意这个细节啊,在古代这是最高规格的接待礼仪。后来朝廷给耿恭封了骑都尉,但说实话,这封赏真不算高。

为什么非得回玉门?

有人可能会问:他们都弹尽粮绝了,投降不行吗?这就涉及到古代军人的信念问题了:

  • 汉朝军法规定"军退者斩"是死,不回去也是死
  • 但更重要的是"臣节"就是军人的气节
  • 玉门关象征大汉疆界,回去意味着把命交给国家发落

这事儿最讽刺的是,十三年后耿恭因为得罪权贵被免官,最后穷困潦倒而死。但历史记住了这十三个人,班固在《后汉书》里写得明明白白。

说真的,现在人可能理解不了那种执着。但你想啊,在茫茫大漠里,明知回去可能也是个死,还非要带着兄弟们往玉门关走,这种选择本身就够震撼的。就像现在人说的""用命在践行这四个字。

上一篇:刘裕北伐南燕的战略解析,为何这场战役成为东晋转折点

下一篇:司马睿是否司马懿后代?3分钟理清皇族血脉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