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和陈寿到底啥关系?揭秘三国武将与史学家的故事

东晋时间:2025-07-21 12:46:56阅读:2

你知道吗?三国里有个叫陈式的将领,写《三国志》的史学家叫陈寿,他俩名字这么像,会不会是亲戚?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段有点意思的历史联系。

 陈式和陈寿到底啥关系?揭秘三国武将与史学家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先搞清楚俩人是谁

陈式这人吧,在《三国志》里戏份不多,但确实是个实打实的蜀汉将领。这么说吧,他就相当于蜀汉集团的"干部"主要跟着赵云、诸葛亮混。最有名的事迹是在诸葛亮北伐时打过几场仗,不过最后因为战败被老诸挥泪斩了——对,就是"泪斩马谡"同款剧情。

陈寿可了不得!他是西晋时期的史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级出版社总编辑"写的《三国志》可是二十四史之一,后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都得参考他的书。不过这人比陈式晚出生几十年,属于三国结束后的"复盘专家"## 他俩真有血缘关系吗?

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说法:

1. 父子说:完全扯淡!陈式死的时候(约228年),陈寿还没出生(233年),时间线对不上。这就好比说岳飞是岳云鹏的爹,差着辈分呢。

2. 同族说:倒有可能。三国时期特别讲究家族势力,像"陈氏"大族经常分散投资——曹操那边有陈群,刘备这边有陈到,东吴还有陈武。说不定陈式和陈寿五百年前真是一家。

3. 纯巧合说:也很合理。陈姓本来就是大姓,就像现在叫"伟"的全国有几十万,总不能说都沾亲带故吧?

我个人觉得吧,同族说可能性更大些。为啥呢?你看陈寿写《三国志》时,对陈式的记载特别简略,就两句话带过。要是完全不认识,好歹多写几句;要是亲爹,肯定大书特书。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反而像是远房亲戚之间那种微妙关系。

陈寿笔下的陈式为啥这么惨?

这就涉及古代史官的"规则"了。陈寿写史书时有几个特点:

  • 蜀汉人物普遍简略:毕竟他是亡国臣子,写太多容易惹麻烦
  • 败将记载更少:陈式正好是战败被斩的典型
  • 可能有私人情绪:万一真是同族,写太详细反而显得徇私

举个例子,陈寿写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写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字都经过斟酌。但写到陈式就干巴巴一句"陈式等十余营别拒马鸣阁道"个外貌描写都没有,你说奇不奇怪?

从他们身上能看到啥?

这俩人的关系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三国时代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1. 乱世中的家族智慧:大族子弟往往分散效力不同阵营,鸡蛋不放同一个篮子里

2. 史书的选择性记忆: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都是经过史官筛选的"二手信息"3. 小人物的大影响:陈式虽然不起眼,但他的存在让我们思考史书记载的完整性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要是陈式当年打赢了那场仗,说不定陈寿会给他写个精彩列传?历史就是这么充满偶然性啊!

几个容易搞混的冷知识

1. 陈到vs陈式:这俩都是蜀汉将领,但陈到是刘备的保镖队长,地位高得多

2. 陈寿他爹:确实也叫陈式!不过是另一个字(陈式字孝先),和武将陈式完全俩人

3. 三国志不同版本:现在流行的《三国志》其实是裴松之的注释版,原版更简略

你看,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表面上看是两个名字相似的人,细究起来能牵扯出这么多门道。下次看三国题材影视剧时,要是看到"陈式"配角,不妨会心一笑——这可是连写史书的都可能跟他有点关系的人物呢!

最后说句实在话,研究历史人物关系就像玩拼图,有时候看似无关的碎片,拼在一起反而能看出新图案。陈式和陈寿这段"疑似亲戚",或许永远不会有确凿答案,但这种探索过程本身,不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吗?

上一篇:三国分裂如何被西晋终结_30秒看懂统一全流程

下一篇:为何羊祜杜预能30年不战而胜_看西晋名将的攻心战术